唇型上油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55513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29 00:27
本技术提供一种唇型上油器装置,涉及化纤加工技术领域,该唇型上油器装置包括上油组件、第一油唇片、第二油唇片、第三油唇片、出油孔、垫片、卸油槽、出油隙、储油隙、底座、盖板、储油槽、进油管,第一油唇片、第二油唇片、第三油唇片的部分位于壳体开口的外部,壳体上还设置有进油孔和回油孔,通过设置的第一油唇片、第二油唇片、第三油唇片以及垫片,可以形成出油隙和储油隙两个上油位置,使得丝束在经过上油组件时,能够被出油隙和储油隙内的润滑油充分润滑,确保丝束的品质,同时第一油唇片、第二油唇片、第三油唇片的材料选用氧化铝陶瓷,可以排除热胀冷缩对出油隙大小的影响,提高出油隙的稳定性以及丝束的上油均匀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化纤加工,具体是一种唇型上油器装置


技术介绍

1、目前,化纤纺织行业中,卷绕设备上的唇型上油装置是为了使丝束上油均匀,增加丝束上油的均匀性,现有唇型上油器装置为两片式出油唇,材质为不锈钢喷涂al2o3,出油口缝隙由垫片控制,由于上下唇口是金属材质,工作中由于温差影响导致热胀冷缩,使得出油隙大小不稳定,上油不够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唇型上油器装置,旨在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所述唇型上油器装置,包括上油组件,所述上油组件包括第一油唇片、第二油唇片、第三油唇片,所述第一油唇片、第二油唇片、第三油唇片上均开设有相互贯通的出油孔,所述第一油唇片与第二油唇片之间设置有垫片,所述垫片上设置有卸油槽,所述第一油唇片、垫片以及第二油唇片之间形成出油隙,所述第二油唇片与第三油唇片之间形成储油隙,还包括用于固定第一油唇片、第二油唇片、第三油唇片以及垫片的底座和盖板,所述底座上开设有储油槽,所述底座的一侧设置有与储油槽贯通的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唇型上油器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上油组件,所述上油组件包括第一油唇片(1)、第二油唇片(2)、第三油唇片(3),所述第一油唇片(1)、第二油唇片(2)、第三油唇片(3)上均开设有相互贯通的出油孔(4),所述第一油唇片(1)与第二油唇片(2)之间设置有垫片(5),所述垫片(5)上设置有卸油槽(6),所述第一油唇片(1)、垫片(5)以及第二油唇片(2)之间形成出油隙(7),所述第二油唇片(2)与第三油唇片(3)之间形成储油隙(8),还包括用于固定第一油唇片(1)、第二油唇片(2)、第三油唇片(3)以及垫片(5)的底座(9)和盖板(10),所述底座(9)上开设有储油槽(11),所述底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唇型上油器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上油组件,所述上油组件包括第一油唇片(1)、第二油唇片(2)、第三油唇片(3),所述第一油唇片(1)、第二油唇片(2)、第三油唇片(3)上均开设有相互贯通的出油孔(4),所述第一油唇片(1)与第二油唇片(2)之间设置有垫片(5),所述垫片(5)上设置有卸油槽(6),所述第一油唇片(1)、垫片(5)以及第二油唇片(2)之间形成出油隙(7),所述第二油唇片(2)与第三油唇片(3)之间形成储油隙(8),还包括用于固定第一油唇片(1)、第二油唇片(2)、第三油唇片(3)以及垫片(5)的底座(9)和盖板(10),所述底座(9)上开设有储油槽(11),所述底座(9)的一侧设置有与储油槽(11)贯通的进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宗哲王亚龙张海林丁志高韩记勇孟祥华刘岳
申请(专利权)人:新凤鸣江苏新拓新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