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塑胶掏耳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554132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29 00:26
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全塑胶掏耳棒,包括棒杆和设置于棒杆两端的第一刷头、第二刷头,第一刷头呈椭圆状,第一刷头的外径由远离棒杆的端部向靠近棒杆的端部逐渐缩小,第一刷头上设置有若干环状刷毛圈,第二刷头呈勺状,第二刷头上设置有刷毛层,棒杆为PP材料,第一刷头、第二刷头为TPE两次注塑一体成型。本技术,在棒杆的两端设有两种不同形状的刷头,从而更好的实现掏耳棒的清洁功能,提高掏耳棒的使用效率;掏耳棒采用塑胶材料制成,可以增强掏耳棒的柔软度,提高使用舒适度,避免掏耳棒太硬造成的耳道和耳膜损伤;避免使用掏耳棒时,外力碰撞导致刷头进入过深对耳膜造成损伤,扩大手抓的面积,使用安全性能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化妆用品,尤其涉及一种全塑胶掏耳棒


技术介绍

1、人体的外耳膜软骨部皮肤具有耵聍腺,它的分泌物和皮脂腺所排出的油脂混合在一起,形成很薄的一层附着在皮肤的表面,即耳垢,平时借助咀嚼、张口等运动,耳垢随着下颌关节运动多数会自行排出,耳垢具有保护外耳膜皮肤和黏附外物的作用,但时间一长,这些耳垢会和灰尘、皮屑混在一起形成耵聍,容易滋生细菌,甚至会刺激外耳膜皮肤发炎,所以需要定期对耳朵进行清理,因此人们常常会使用掏耳棒对外耳膜进行清洁。目前的掏耳棒结构比较生硬,对耳道的刺激较大,使用舒适度不高,而且掏耳效果不佳,不能有效将耵聍从耳道内壁刮除后带出,使用时受到外力碰撞会对耳膜产生损伤。因此,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全塑胶掏耳棒。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全塑胶掏耳棒,包括棒杆和设置于所述棒杆两端的第一刷头、第二刷头,所述第一刷头呈椭圆状,所述第一刷头的外径由远离所述棒杆的端部向靠近所述棒杆的端部逐渐缩小,所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塑胶掏耳棒,其特征在于,包括棒杆(1)和设置于所述棒杆(1)两端的第一刷头(2)、第二刷头(3),所述第一刷头(2)呈椭圆状,所述第一刷头(2)的外径由远离所述棒杆(1)的端部向靠近所述棒杆(1)的端部逐渐缩小,所述第一刷头(2)上设置有若干环状刷毛圈(21),所述第二刷头(3)呈勺状,所述第二刷头(3)上设置有刷毛层(3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塑胶掏耳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刷头(2)、所述第二刷头(3)均与所述棒杆(1)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塑胶掏耳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棒杆(1)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一连接部(11)和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塑胶掏耳棒,其特征在于,包括棒杆(1)和设置于所述棒杆(1)两端的第一刷头(2)、第二刷头(3),所述第一刷头(2)呈椭圆状,所述第一刷头(2)的外径由远离所述棒杆(1)的端部向靠近所述棒杆(1)的端部逐渐缩小,所述第一刷头(2)上设置有若干环状刷毛圈(21),所述第二刷头(3)呈勺状,所述第二刷头(3)上设置有刷毛层(3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塑胶掏耳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刷头(2)、所述第二刷头(3)均与所述棒杆(1)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塑胶掏耳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棒杆(1)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12),所述第一刷头(2)套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1)上,所述第二刷头(3)套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部(12)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全塑胶掏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雄叶成汉
申请(专利权)人:汕头市保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