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装配式建筑抗震,具体涉及一种柱端耗能装配式框架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历次震害表明,大量的框架结构因柱端先出现塑性铰而发生倒塌,尽管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通过增大柱端弯矩的方式来保证“强柱弱梁”损伤机制的实现,但是由于楼板对框架梁的承载力和刚度的提高、填充墙等非结构构件与框架结构的相互作用以及梁端超配筋及钢筋实际强度超强等因素导致“强柱弱梁”的损伤机制不易实现,这也被许多学者所证实。
2、以往的耗能铰阻尼器中间是钢制铰,铰两侧对称设置削弱软钢板,将耗能铰阻尼器设置在框架节点的梁端,地震作用下钢制铰一侧的削弱软钢板受拉、另一侧受压,软钢板通过拉、压变形耗散地震能量。然而,为了让阻尼器充分发挥作用,楼板需跟柱进行柔性连接,导致楼板不能有效的传递水平荷载,结构整体性变差。由于削弱软钢板在受拉状态下极易发生面外屈曲,影响其耗能能力,需要在软钢板外安装约束套筒、约束盖板等,结构构造复杂。并且,约束盖板和约束套筒与削弱软钢板间的距离需精确到1~2mm,距离过大防屈曲效果不明显,距离过小将阻碍耗能板发生塑性变形耗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柱端耗能装配式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柱、双向耗能铰阻尼器、预制楼盖、预制承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柱端耗能装配式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板连接件包括耳板Ⅰ和横板,耳板Ⅰ成对且平行地设置在横板的顶端中部和底端中部,横板的边缘设置螺栓孔Ⅰ,相互平行的耳板Ⅰ在同一位置设置螺栓孔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柱端耗能装配式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的顶端中部与底端中部各设置一对耳板Ⅰ,顶端两耳板Ⅰ的中心线与底端两耳板Ⅰ的中心线互相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柱端耗能装配式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柱端耗能装配式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柱、双向耗能铰阻尼器、预制楼盖、预制承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柱端耗能装配式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板连接件包括耳板ⅰ和横板,耳板ⅰ成对且平行地设置在横板的顶端中部和底端中部,横板的边缘设置螺栓孔ⅰ,相互平行的耳板ⅰ在同一位置设置螺栓孔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柱端耗能装配式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的顶端中部与底端中部各设置一对耳板ⅰ,顶端两耳板ⅰ的中心线与底端两耳板ⅰ的中心线互相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柱端耗能装配式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连接件为一端设置端板的工字钢,端板未连接工字钢的一侧中部成对设置与耳板ⅰ适配的耳板ⅱ,通过销轴将耳板ⅱ与耳板ⅰ连接,并用螺栓ⅱ固定,实现预埋连接件与耳板连接件的固定;预埋连接件不安装耳板ⅱ的一端安装于预制柱、预制楼盖或预制承台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柱端耗能装配式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在销轴所在的中心线方向两侧,对称安装一组加肋耗能板,将耳板ⅱ与耳板ⅰ半包围起来;横板上方的一组加肋耗能板与横板下方的一组加肋耗能板的中心线相互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柱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子昂,徐秀凤,孙伟,张文龙,范晓鹏,王璐,杜秀丽,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黄海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