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慧丽专利>正文

一种胃管肠管固定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53994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27 19:44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胃管肠管固定器,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一种胃管肠管固定器,包括固定器,本技术,将鼻胃管或鼻肠管通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自下而上的穿过固定器整体,之后通过拉动转杆,当转杆的螺纹位置移动到固定器的底壁处时,通过转动转杆,通过转杆与固定器构成的螺纹连接带动移动套向下移动,并通过调节杆转动带动两侧卡扣板抵住管体外壁,同时移动套移动可通过抵接机构进一步的对管体外壁进行抵接限位,将鼻胃管或鼻肠管限位固定在固定器内,再将固定器两侧的水凝胶拉出,固定在患者脸颊或其它固定位置处,即可起到较好的限位效果,水凝胶减少了对皮肤的刺激,使得皮肤不会红肿发炎,提高了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胃管肠管固定器


技术介绍

1、鼻胃管或鼻肠管的非计划性拔管在临床上屡见不鲜,针对其预防措施主要从胃管固定方式、沟通方式、病人舒适度、专科培训、肢体约束及人力资源配比等不同方面进行改进,临床上常常使用胶布进行固定,而鼻翼为人体分泌油脂较多的部位,固定效果有限,长期使用胶布易失去黏性,大大增加了病人拔管的机率,由此引发的返流、误吸、呛咳、吸入性肺炎等大大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加重病情,因拔管后的再插管易导致患者鼻粘膜充血水肿,这时需要一种胃管肠管固定器来有效的长时对其进行限位固定。

2、现有的胃管肠管固定器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对鼻胃管或鼻肠管的固定一般通过胶布将胃管粘贴在鼻翼附近,鼻翼为人体分泌油脂较多的部位,使用胶布的固定方法因油脂的分泌导致胶布在较短的时间内即会失去粘性,且胶布粘贴的太紧容易压迫鼻粘膜水肿破溃,或将胃管的部分管体通过胶布粘结在脸颊侧边,因胶布与胃管的接触面积有限,仍不能很好的起到对胃管进行长时限位的目的,从而影响使用效果,因此迫切需要改进胃管肠管固定器结构的技术,来完善此设备。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胃管肠管固定器,包括固定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器(1)的内部纵向滑动连接有移动套(2),所述移动套(2)的内壁处横向滑动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卡扣板(3),所述移动套(2)的两端均开设有开口槽(4),所述固定器(1)内壁与卡扣板(3)外壁之间转动连接有调节杆(5),所述调节杆(5)位于开口槽(4)内,所述固定器(1)的顶端与底端的中部均开设有第一通孔(6),所述移动套(2)的上下两端对应开设有第二通孔(7),所述移动套(2)顶壁与固定器(1)内顶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8),所述移动套(2)的底端转动连接有转杆(9),所述转杆(9)贯穿于固定器(1)底壁,所述转杆(9)的外端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胃管肠管固定器,包括固定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器(1)的内部纵向滑动连接有移动套(2),所述移动套(2)的内壁处横向滑动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卡扣板(3),所述移动套(2)的两端均开设有开口槽(4),所述固定器(1)内壁与卡扣板(3)外壁之间转动连接有调节杆(5),所述调节杆(5)位于开口槽(4)内,所述固定器(1)的顶端与底端的中部均开设有第一通孔(6),所述移动套(2)的上下两端对应开设有第二通孔(7),所述移动套(2)顶壁与固定器(1)内顶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8),所述移动套(2)的底端转动连接有转杆(9),所述转杆(9)贯穿于固定器(1)底壁,所述转杆(9)的外端刻设有一段单向螺纹,所述转杆(9)通过其外端的螺纹与固定器(1)构成螺纹连接,所述固定器(1)的内部通过抵接机构对胃、管肠的外壁进行抵触,所述固定器(1)的两端均通过粘贴机构粘接在人体上进行限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胃管肠管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板(3)的内壁刻设有防滑纹,所述卡扣板(3)防滑纹的表面设有耐磨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慧丽
申请(专利权)人:张慧丽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