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海量建模作业的优化计算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253991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27 19: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海量建模作业的优化计算系统及方法,属于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系统,包括:多源建模任务管理模块,用于获取多源建模任务,并基于所述多源建模任务生成建模作业,并将所述建模作业加入作业队列;海量建模作业调度模块,用于根据系统资源评估结果、预设的并行策略及预设的调度规则,对所述作业队列中的所述建模作业进行调度,以生成调度结果;后台建模计算服务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调度结果,调取所述作业队列中的所述建模作业,并执行调取的建模作业。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多源建模任务生成的海量建模作业的优化调度,保证了整体建模的质量,并且提升了整体建模计算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系统自动化,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海量建模作业的优化计算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负荷建模作为电网规划、运行和控制的重要基础,其准确性和效率对电网的稳定运行和经济性具有重要影响。负荷模型作为电网仿真计算的四大模型参数之一,其准确性直接决定了电网仿真计算结论的正确性。

2、传统负荷建模工作依赖人工进行负荷站普查、典型负荷站详查、数据整理和纠错,并基于开发的单机版建模软件进行离线负荷建模计算,该方式人工成本高、工作周期长、易出错且数据无法溯源,很难常态化开展,导致长期以来在实际工程应用中负荷模型通常采用“一次建模,长期使用”的模式。随着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和发展,对电网仿真计算分析的精细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亟需探索新形势下的分时分类负荷模型自动建模方法,提升负荷模型准确性和时效性。

3、近年来,随着数字化技术的进步,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自动负荷建模技术逐步发展成熟,解决了传统负荷建模长期以来面临的难题,未来将传统离线建模方式提升为基于数字化技术手段的自动化、常态化建模方式,实现及时跟踪负荷特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海量建模作业的优化计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源建模任务,包括如下的一种:自动建模任务、补数建模任务和客户端建模任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建模作业,包括如下的一种:自动建模作业、补数建模作业和客户端建模作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业队列,包括如下中的一种:自动建模作业队列、补数建模作业队列和客户端建模作业队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多源建模任务生成建模作业,并将所述建模作业加入作业队列,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海量建模作业的优化计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源建模任务,包括如下的一种:自动建模任务、补数建模任务和客户端建模任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建模作业,包括如下的一种:自动建模作业、补数建模作业和客户端建模作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业队列,包括如下中的一种:自动建模作业队列、补数建模作业队列和客户端建模作业队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多源建模任务生成建模作业,并将所述建模作业加入作业队列,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源建模任务管理模块用于执行建模服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源建模任务管理模块用于与外部建模客户端进行交互,以接收/获取客户端建模任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源建模任务管理模块还用于执行监控服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度结果,包括如下中的一种或多种:建模作业的频度、计算线程数、建模开始时间、建模作业的数量、并行执行效率、服务器资源利用情况及建模任务的优先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建模数据库,用于存储建模任务及建模作业产生的数据。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台建模计算服务模块执行调取的建模作业,包括:

12.一种用于海量建模作业的优化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志伟王琦裘微江赵兵李建华徐贤黄彦浩兰天楷郑继涛李林辉郝杰孙世杰骆攀登池淼王菲菲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