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易脱钩的联接头以及钻孔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53601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27 19:4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不易脱钩的联接头以及钻孔工具,属于开孔工具技术领域。不易脱钩的联接头的行程套可移动设于外套内,行程套内设有螺纹空腔;行程杆可转动设于外套内,行程杆上设有螺纹段,螺纹段能够和螺纹空腔的螺纹壁螺纹连接,且螺纹空腔远离螺纹段的一侧设有内径递减设置的第一抵接段,螺纹段靠近螺纹空腔的一端设有外径递减设置的第二抵接段,第一抵接段的外壁能够和第二抵接段的内壁相抵接;外套的内壁设有第一限位块,行程套的外壁设有第二限位块,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能够相互抵接。本技术公开的不易脱钩的联接头能够对处于极限位置的行程杆和行程套进行限位,减少行程杆和行程套之间出现脱钩的情况发生,提高联接头的使用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开孔工具,尤其涉及一种不易脱钩的联接头以及钻孔工具


技术介绍

1、型材在组装成产品后,为达到一定目的,需要对型材进一步加工处理,例如,铝型材在组装拼接为门窗后,为保证下雨天的雨水顺利排出,通常会在门窗上开设排水孔,即在铝型材上开设排水口。目前,在铝型材上开设排水孔通常采用钻孔的方式,但是电钻的钻头钻出的排水孔的孔洞边缘较粗糙,而且钻孔过程中易产生毛刺和切削屑,为改善此种情况,现有技术中出现了在电钻的输出端连接冲孔头以在铝型材上冲压出预定形状排水孔的方式,该冲孔头连接在电钻的输出端,通常需要一个联接头将电钻的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以使得冲孔头的冲针能够沿直线移动。

2、现有联接头包括外套、行程套及行程杆,行程套位于外套内,行程杆的一端伸入外套内与行程套螺接,行程杆转动带动行程套移动,使得与行程套连接的冲孔头的冲针沿直线移动,但是,此种结构的联接头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脱钩现象,即行程杆与行程套无法再次连接,原因在于,行程杆与行程套相对转动至极限位置时,行程杆上的螺纹与行程套上的螺纹不再啮合,导致无论行程杆如何转动,也无法带动行程套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不易脱钩的联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易脱钩的联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空腔(210)贯穿所述行程套(200)靠近所述行程杆(300)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不易脱钩的联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接段(211)和所述第二抵接段(311)相互抵接时,所述螺纹段(310)的全部圈螺纹牙能够和所述螺纹空腔(210)的螺纹壁相啮合;所述第一限位块(110)和所述第二限位块(220)相抵接时,所述螺纹段(310)的端部和所述螺纹空腔(210)的端部相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不易脱钩的联接头,其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易脱钩的联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易脱钩的联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空腔(210)贯穿所述行程套(200)靠近所述行程杆(300)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不易脱钩的联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接段(211)和所述第二抵接段(311)相互抵接时,所述螺纹段(310)的全部圈螺纹牙能够和所述螺纹空腔(210)的螺纹壁相啮合;所述第一限位块(110)和所述第二限位块(220)相抵接时,所述螺纹段(310)的端部和所述螺纹空腔(210)的端部相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不易脱钩的联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抵接段(311)呈锥台状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不易脱钩的联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行程杆(300)上设有第一避让段(320),所述行程套(200)上设有第二避让段(230),所述第一抵接段(211)和所述第二抵接段(311)相抵接时,所述螺纹空腔(210)靠近所述行程杆(300)的端部套设于所述第一避让段(320)内,所述螺纹段(310)靠近所述行程套(200)的端部设于所述第二避让段(230)内。

6.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志科冼健斌刘旭阳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德金名匠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