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复合电致变色材料的电致变色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53600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27 19: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复合电致变色材料的电致变色组件,属于电致变色组件技术领域,包括电致变色组件,所述电致变色组件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刚性层、柔性基材层、电致变色层、框体以及第二刚性层;所述第一刚性层与柔性基材层之间设置有防护层,所述防护层包括加热层和透明隔热层,所述第一刚性层的外部设置有镀层,且加热层镀在镀层上;所述电致变色层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透明导电层。该具有复合电致变色材料的电致变色组件,通过通电导线与外部电源接通,对加热层通电使其发热,热量可以快速传输至第一刚性层外表面上,通过隔热玻璃微珠的夹胶层可以阻隔热量向电致变色层方向传导,再通过透明隔热层,避免温度过高对变色层性能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致变色组件,具体为一种具有复合电致变色材料的电致变色组件


技术介绍

1、电致变色是材料的光学属性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发生稳定、可逆的颜色变化的现象,在外观上表现为颜色和透明度的可逆变化。现有电致变色组件的结构一般包括玻璃、透明导电层、电致变色层、电解质层、离子储存层和玻璃。其中电解质层有固态和凝胶态两种形式。固态情况下的电荷传输能力不佳,电导率过低,调光过程响应缓慢的问题;凝胶态电解质多采用在电致变色层和离子储存层之间设置胶框进行封装,胶框的固化方式可以是光固化或热固化。其具体的封装方式包括如下步骤:将电解液涂覆于导电层表面,再依次覆盖电致变色层和导电层,紫外光引发固化,使得电解液固化可以变成电解质层,完成封装。

2、现有技术中国专利:cn117572699a一种电致变色组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电致变色组件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刚性层、柔性基材层、电致变色层、框体和第二刚性层;所述电致变色层包括依次层叠设置有第一导电层、阳极变色层、离子导通层、阴极变色层和第二导电层,且所述第一导电层设置在所述柔性基材层的表面;所述框体为铝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复合电致变色材料的电致变色组件,包括电致变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变色组件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刚性层(1)、柔性基材层(3)、电致变色层(4)、框体(5)以及第二刚性层(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复合电致变色材料的电致变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隔热层(201)采用透明气凝胶,所述镀层(101)的两侧安装有通电导线(10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复合电致变色材料的电致变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5)为铝合金框体,且框体(5)的厚度为5-6mm,所述柔性基材层(3)为镀膜玻璃基材,且镀膜玻璃基材中的玻璃为厚度2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复合电致变色材料的电致变色组件,包括电致变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变色组件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刚性层(1)、柔性基材层(3)、电致变色层(4)、框体(5)以及第二刚性层(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复合电致变色材料的电致变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隔热层(201)采用透明气凝胶,所述镀层(101)的两侧安装有通电导线(10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复合电致变色材料的电致变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5)为铝合金框体,且框体(5)的厚度为5-6mm,所述柔性基材层(3)为镀膜玻璃基材,且镀膜玻璃基材中的玻璃为厚度2mm-4mm的浮法玻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复合电致变色材料的电致变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刚性层(1)和第二刚性层(6)相同,且第一刚性层(1)为曲面刚性层,第一刚性层(1)的厚度为2mm-2.2mm,所述第一刚性层(1)为钢化玻璃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复合电致变色材料的电致变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刚性层(1)和柔性基材层(3)之间设置有夹胶层(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生李炘包山虎梁锐生杨春林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豪威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