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嵌岩桩后注浆桩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533276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27 19:4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嵌岩桩后注浆桩头结构,包括后注浆桩头,所述后注浆桩头的外圈设有钢筋笼,所述钢筋笼的内部焊有加固横向箍套,所述钢筋笼的底端焊接在注浆槽的顶部,所述注浆槽设在锥形注浆座的上方,所述锥形注浆座的下端通过支撑架与限位底板连接。该技术中在桩体的底部设有锥形注浆座,将注浆座设为锥形结构可以使周围与土体具有一定的空间,预留浆液填充的渠道,防止底部注浆口被堵塞,提高注浆的流畅性,更好的固化底部的沉渣,同时也增加重心的稳定性,并在锥形注浆座的上方设有注浆槽,通过注浆槽可以是浆液向上方进行渗入,扩大浆液注入的面积,从而保证桩体与土体结合的牢固性,更好的固化桩侧的泥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嵌岩桩相关领域,具体为一种嵌岩桩后注浆桩头结构


技术介绍

1、嵌岩桩又称嵌岩墩,桩的下段有一定长度浇筑于岩体中的钻孔灌注桩,桩端嵌入岩体中的桩称为嵌岩桩,而嵌岩桩后注浆桩头就是利用钢筋笼底部和侧面预先埋设的注浆管,在成桩后两到三十天内用高压泵进行高压注浆,浆液通过渗入、劈裂、填充、挤密等作用与桩体周围土体结合,固化桩底沉渣和桩侧泥皮,起到提高承载力、减少沉降等效果。

2、传统的后注浆桩头结构结构较为简单,注浆管的注浆口通常是预留在底端与土体镶嵌,而后注的浆液只能从底部渗入,对于侧面渗入的面积较小,导致桩体与土体结合的效果不理想,影响底部的稳固性,降低承载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嵌岩桩后注浆桩头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传统的后注浆桩头结构结构较为简单,注浆管的注浆口通常是预留在底端与土体镶嵌,而后注的浆液只能从底部渗入,对于侧面渗入的面积较小,导致桩体与土体结合的效果不理想,影响底部的稳固性,降低承载力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嵌岩桩后注浆桩头结构,包括后注浆桩头(1),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注浆桩头(1)的外圈设有钢筋笼(2),所述钢筋笼(2)的内部焊有加固横向箍套(3),所述钢筋笼(2)的底端焊接在注浆槽(4)的顶部,所述注浆槽(4)设在锥形注浆座(5)的上方,所述锥形注浆座(5)的下端通过支撑架(7)与限位底板(8)连接,所述限位底板(8)的内部设有渗浆口(17),所述锥形注浆座(5)的内部的中心位置设有中部注浆管(11),所述注浆槽(4)的内壁设有侧方位注浆管(14),所述注浆槽(4)的外围设有多个出浆口(6),所述出浆口(6)的内部设有橡胶密封盖(10),所述中部注浆管(11)的表面的下端设有冲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嵌岩桩后注浆桩头结构,包括后注浆桩头(1),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注浆桩头(1)的外圈设有钢筋笼(2),所述钢筋笼(2)的内部焊有加固横向箍套(3),所述钢筋笼(2)的底端焊接在注浆槽(4)的顶部,所述注浆槽(4)设在锥形注浆座(5)的上方,所述锥形注浆座(5)的下端通过支撑架(7)与限位底板(8)连接,所述限位底板(8)的内部设有渗浆口(17),所述锥形注浆座(5)的内部的中心位置设有中部注浆管(11),所述注浆槽(4)的内壁设有侧方位注浆管(14),所述注浆槽(4)的外围设有多个出浆口(6),所述出浆口(6)的内部设有橡胶密封盖(10),所述中部注浆管(11)的表面的下端设有冲孔(12),所述中部注浆管(11)的端头设有槽口(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嵌岩桩后注浆桩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注浆座(5)的底面的两侧设有加固杆(9),且加固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志刚杨毓耀邹蔚涂晨刘杰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路港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