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安全防护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253270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27 19: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安全防护系统及方法,包括车辆,车辆的车身骨架总成顶部至少设置有一个气囊总成,车辆上设置有传感器,传感器用于检测车辆的自身状态和车辆的周边环境状态,并输出检测信号;车辆内设置有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与传感器和气囊总成电连接,控制系统接收并分析传感器发来的检测信号,判断是否需要开启气囊总成,如果需要开启则给气囊总成发送开启指令,气囊总成收到开启指令后自动充气。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在车辆即将发生事故时,打开气囊提高乘员的生存几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安全防护系统及安全防护方法,属于汽车安全。


技术介绍

1、随着科技的发展及人们安全意识的提高,新能源汽车越来越普及,且大家买车的时候也越来越注意车辆的安全。在车辆发生交通事故时,新能源汽车相对于传统燃油车来说,更容易产生爆燃或爆炸,且这个逃生时间极为短暂,而很多车辆在发生碰撞翻滚后车辆骨架变形,车门无法及时打开从而酿成悲剧。

2、现有车辆如果意外落水,车辆在水中的下降速度较快,由于现有车辆不具备对应落水后的逃生装置,因此人员即使从车辆内逃出对于不会游泳的人来说也很难生还。

3、此外,随着科技的发展,飞行汽车可能会成为未来新的出行方式,未来的交通网不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交通网,因此,普通车辆在行驶时不仅需要考虑水平面上的安全问题,也需要考虑车辆上方飞行汽车的安全问题,当飞行汽车发生碰撞或者发生故障时有从高空坠落的风险,坠落的飞行汽车掉落到地面上的普通车辆上,会对普通车辆的顶部造成巨大的冲击,而现有技术中的普通车里不具备防护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安全防护系统,包括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的车身骨架总成(1)顶部至少设置有一个气囊总成(2),所述车辆上设置有传感器(3),所述传感器(3)用于检测所述车辆的自身状态和所述车辆的周边环境状态,并输出检测信号;所述车辆内设置有控制系统(5),所述控制系统(5)与所述传感器(3)和所述气囊总成(2)电连接,所述控制系统(5)接收并分析所述传感器(3)发来的所述检测信号,判断是否需要开启所述气囊总成(2),如果需要开启则给所述气囊总成(2)发送开启指令,所述气囊总成(2)收到所述开启指令后自动充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安全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上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安全防护系统,包括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的车身骨架总成(1)顶部至少设置有一个气囊总成(2),所述车辆上设置有传感器(3),所述传感器(3)用于检测所述车辆的自身状态和所述车辆的周边环境状态,并输出检测信号;所述车辆内设置有控制系统(5),所述控制系统(5)与所述传感器(3)和所述气囊总成(2)电连接,所述控制系统(5)接收并分析所述传感器(3)发来的所述检测信号,判断是否需要开启所述气囊总成(2),如果需要开启则给所述气囊总成(2)发送开启指令,所述气囊总成(2)收到所述开启指令后自动充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安全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上还设置有通信模块(6),所述通信模块(6)与所述控制系统(5)电连接,所述通信模块(6)还与云端(7)无线通信,从所述云端(7)获取坠落物信息并发送给所述控制系统(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安全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3)包括摄像头、雷达、车身姿态传感器、水浸传感器、水位传感器、车速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安全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总成(2)包括壳体(20)、电子控制装置(21)、气体发生器(22)和气囊(23),所述壳体(20)内形成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位于所述第一腔体的下方,二者通过第一连接孔连通,所述气体发生器(22)和所述电子控制装置(21)均设置在所述第二腔体内,所述气囊(23)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气囊(23)具有泄气口(24)和第一充气口,所述泄气口(24)从所述壳体(20)的一侧伸出,所述泄气口(24)上安装有开关阀(25),所述第一充气口与所述气体发生器(22)连接,所述电子控制装置(21)与所述气体发生器(22)和所述控制系统(5)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安全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0)内还设置有第三腔体和第四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原王铭徐从新高琦龙彭涛张军徐从文许磊徐金志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