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容耀威专利>正文

一种壶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52808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壶体,包括壶身和壶嘴,其特征在于:壶嘴末端向下方弯曲,弯曲角度接近直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壶嘴设计独特、结构巧妙,可把斟油完毕后壶嘴的余油导流回壶内;壶嘴设计的流量充足,出油流量足速度快而不漏油。(*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壶体,具体为一种烹饪用油壶的壶体结构。
技术介绍
烹饪用具是涉及千家万户的日用品,载油壶是其中之一。油壶最令人烦恼的是油 往外泄,污染壶体及周边的问题。 目前各种各样的烹饪油壶很多,有传统的,有新式的,也有防漏油的,但到现在为 止,始终都未能杜绝油污的难题。造成油污的途径有很多,最常见的是斟油完毕后余油从壶 嘴流出,也有从油壶组件结合的缝隙泄出,还有的是油蒸汽在油壶顶内积聚后形成液体往 下渗出等问题。总之,漏油污染防不胜防。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新型的壶体,解决了壶嘴 漏油的问题。 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种壶体,包括壶身和壶嘴,壶嘴末端向下方弯曲,弯曲角度接近直角。 作为改进,壶嘴末端的开口下沿短于开口上沿。 作为改进,在壶嘴末端的开口下沿内壁上,凸设有一条引流线,引流线与壶嘴导出 液体的方向平行。 作为改进,还包括一壶盖,顶部呈凹凸状,中间设有提手,壶盖与壶身之间为内塞 结构。 作为改进,在壶身内设有可装卸的内隔层,内隔层的一侧开有连通壶身内腔的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壶嘴设计独特、结构巧妙,可把斟油完毕后壶嘴的余 油导流回壶内;壶嘴设计的流量充足,出油流量足速度快而不漏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壶体结构参见图1、图2,由壶盖1和壶身2组成,壶盖顶部呈凹凸状,壶盖把手11 设在顶部中间,壶盖与壶身之间为内塞结构,防漏性能好。 壶身2包括壶嘴21、把手22以及内隔层23,内隔层23为可装卸件,一侧有孔通往 壶内。 壶嘴21的末端向下方弯曲,弯曲角度接近直角。壶嘴末端的开口下沿短于开口上沿。在壶嘴末端的开口下沿内壁上,凸设有一条引流线211,引流线与壶嘴导出液体的方向 平行。 采用本实施例中的壶嘴结构,在倒油完毕后,只需将壶体略微回提,壶嘴位置的油 即可迅速导回到壶体内,在出口处不会有残余油滴滴出,防漏效果极佳;壶嘴的弯曲结构也 不影响壶体导出油的速度。壶体整体设计合理,属免掀盖式,使用方便灵巧、美观耐用,制造 材料采用塑料或金属两种款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壶体,包括壶身和壶嘴,其特征在于:壶嘴末端向下方弯曲,弯曲角度接近直角。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壶体,包括壶身和壶嘴,其特征在于壶嘴末端向下方弯曲,弯曲角度接近直角。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壶体,壶嘴末端的开口下沿短于开口上沿。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壶体,在壶嘴末端的开口下沿内壁上,凸设有一条引流线, 引流线与壶嘴导出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容耀威
申请(专利权)人:容耀威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