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Z50车轴钢及消除其混晶和异常组织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52802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27 19: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金属材料及热处理领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LZ50车轴钢及消除其混晶和异常组织的方法。所述消除LZ50车轴钢混晶和异常组织的方法,包括:(1)冶炼钢水,并在冶炼过程中添加V、N元素;(2)将所述钢水进行连铸,得到铸坯;其中,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铸坯包含:C0.48‑0.55%,Si 0.20‑0.30%,Mn 0.70‑0.90%,P≤0.020%,S≤0.020%,Cr≤0.30%,Ni≤0.30%,Cu≤0.25%,Al 0.020‑0.045%,V 0.015‑0.065%,N0.0060‑0.0150%,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3)对所述铸坯进行初轧,得到LZ50车轴钢。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消除LZ50车轴钢混晶和异常组织的方法,通过匹配添加V、N元素,形成氮化物第二相颗粒钉扎奥氏体晶界,阻碍奥氏体长大,最终达到消除LZ50车轴钢在较高温度下正火出现的组织混晶和组织异常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金属材料及热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lz50车轴钢及消除其混晶和异常组织的方法。


技术介绍

1、lz50车轴钢是目前我国铁路客、货车辆车轴制造中主要使用的一种材料,广泛应用在城际时速160-200公里动车组、城市地铁列车、常规客车车辆和普通货车车辆上。此外,美标aar m-101中的grade f级车轴以及印度irs r43标准中的a类车轴成分体系同lz50车轴钢基本类似,一般也将其作为lz50系列品种对待,实际生产中执行相同或者相近的控制工艺。lz50系列车轴钢具备较高的综合力学性能和较低的材料成本优势,目前仍是世界范围内产量最大、应用最广的车轴材料。

2、lz50系列车轴一般采用正火热处理,晶粒度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以及不同的车辆用途略有差异,一般要求控制在5.0-6.0级以上。因为车轴热处理的正火温度同处理后的屈服强度呈正相关关系,一般会根据屈服强度选择正火温度;lz50系列车轴钢实际热处理过程中,正火温度偏高时经常出现组织混晶现象,如图1所示;随着正火温度继续提高,由铁素体网络形成的晶界不再清晰,呈现出组织异常的现象,如图2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消除LZ50车轴钢混晶和异常组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4)对所述车轴钢进行一次正火热处理,得到正火组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铸坯包含:C 0.48-0.55%,Si 0.20-0.30%,Mn 0.70-0.90%,P≤0.020%,S≤0.020%,Cr≤0.30%,Ni≤0.30%,Cu≤0.25%,Al 0.020-0.045%,V 0.015-0.025%,N0.0075-0.0125%,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p>4.根据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除lz50车轴钢混晶和异常组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4)对所述车轴钢进行一次正火热处理,得到正火组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铸坯包含:c 0.48-0.55%,si 0.20-0.30%,mn 0.70-0.90%,p≤0.020%,s≤0.020%,cr≤0.30%,ni≤0.30%,cu≤0.25%,al 0.020-0.045%,v 0.015-0.025%,n0.0075-0.0125%,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铸坯包含:c 0.48-0.55%,si 0.20-0.30%,mn 0.70-0.90%,p≤0.020%,s≤0.020%,cr≤0.30%,ni≤0.30%,cu≤0.25%,al 0.020-0.045%,v 0.035-0.045%,n0.0060-0.0110%,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铸坯包含:c 0.48-0.55%,si 0.2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松伟邬中华王之香赵建伟岳锦绵李伟王育田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