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掌指骨锁定接骨板的可调型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1、现有掌指骨骨折的手术步骤:1、切开显露骨折端(通常选择背侧切口);2、骨折部位解剖复位和工具临时固定;3、解剖锁定接骨板最终固定。在骨折部位解剖复位和工具临时固定的时候,通常锁定接骨板位于手掌的背侧,即在骨折部位和手术切口之间,此时需要使用工具临时固定住锁定接骨板在骨折部位,但是目前并没有此类工具。导致目前只能使用一些工具替代,例如:克氏针、血管钳、爱丽丝钳、点式复位钳等,而掌指骨本身体积较小,使用这些工具固定时,存在多种问题,例如:接骨板固定困难,固定后无法调节,甚至操作中导致接骨板移位,从而反复操作,导致医源性损伤,延长手术时间,增加伤口感染几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掌指骨锁定接骨板的可调型固定装置,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掌指骨锁定接骨板的可调型固定装置,包括上转动件,所述上转动件上开有上螺纹孔,所述上转动件下端通过转动件连接下转动件,所述下转动件内部开有下安装孔,所述上螺纹孔与下安装孔位置对应连通,所述下转动件上开有运动槽,所述运动槽与下安装孔连通,所述上螺纹孔、下安装孔与运动槽内部安装有调整组件,所述调整组件上安装有上固定组件,所述下转动件底部连接下固定件。
2、优选地,所述调整组件包括调整螺杆,所述调整螺杆上端安装于上螺纹孔、下安装孔内部,所述调整螺杆下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平行分布的限位块,两个限位块之间连接固
3、优选地,所述上固定组件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安装于两个限位块之间,所述连接板通过转接板连接上固定板,所述上固定板上开有滑动孔,所述滑动孔内部设有固定螺丝。
4、优选地,所述下固定件为弧形结构,所述下固定件上表面设有咬合齿。
5、优选地,所述转动件为滚轮轴承。
6、优选地,所述限位块为圆环结构,所述限位块的外径大于上螺纹孔、下安装孔直径,所述上螺纹孔、下安装孔孔径相同。
7、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装置易于操作,在手术过程中可以维持住掌指骨骨折部位和锁定接骨板的固定和稳定,并且可以调整接骨板位于骨折端的位置,从而使接骨板位于骨折端的最佳生理解剖位置,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医源性感染。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掌指骨锁定接骨板的可调型固定装置,包括上转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转动件上开有上螺纹孔,所述上转动件下端通过转动件连接下转动件,所述下转动件内部开有下安装孔,所述上螺纹孔与下安装孔位置对应连通,所述下转动件上开有运动槽,所述运动槽与下安装孔连通,所述上螺纹孔、下安装孔与运动槽内部安装有调整组件,所述调整组件上安装有上固定组件,所述下转动件底部连接下固定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掌指骨锁定接骨板的可调型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组件包括调整螺杆,所述调整螺杆上端安装于上螺纹孔、下安装孔内部,所述调整螺杆下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平行分布的限位块,两个限位块之间连接固定上固定组件一端,所述限位块位于运动槽内部,并可上下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掌指骨锁定接骨板的可调型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组件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安装于两个限位块之间,所述连接板通过转接板连接上固定板,所述上固定板上开有滑动孔,所述滑动孔内部设有固定螺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掌指骨锁定接骨板的可调型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固定件为弧形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掌指骨锁定接骨板的可调型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为滚轮轴承。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掌指骨锁定接骨板的可调型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为圆环结构,所述限位块的外径大于上螺纹孔、下安装孔直径,所述上螺纹孔、下安装孔孔径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掌指骨锁定接骨板的可调型固定装置,包括上转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转动件上开有上螺纹孔,所述上转动件下端通过转动件连接下转动件,所述下转动件内部开有下安装孔,所述上螺纹孔与下安装孔位置对应连通,所述下转动件上开有运动槽,所述运动槽与下安装孔连通,所述上螺纹孔、下安装孔与运动槽内部安装有调整组件,所述调整组件上安装有上固定组件,所述下转动件底部连接下固定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掌指骨锁定接骨板的可调型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组件包括调整螺杆,所述调整螺杆上端安装于上螺纹孔、下安装孔内部,所述调整螺杆下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平行分布的限位块,两个限位块之间连接固定上固定组件一端,所述限位块位于运动槽内部,并可上下运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立峰,李国风,何志博,方楠,武乐,陈春华,刘刚,陈大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