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灵活性负荷聚合调控,具体为基于多时间尺度调控的灵活性负荷聚合调控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和智能化水平的提高,对负荷管理的精度和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负荷调控方法往往只关注单一时间尺度的调控,忽视了不同时间尺度下负荷的特性和变化规律,导致调控效果不佳。
2、现有的存在的缺陷是:
3、1、专利文件cn114614466a公开了一种基于改进阿基米德算法的负荷聚合调控方法,但是上述文件中只关注单一时间尺度的调控,导致电力负荷精细化较差的技术问题;
4、2、专利文件cn115130721a公开了一种能源与交通网耦合下电动汽车负荷聚合调控优化方法,但是上述文件中未将分散的负荷进行整合统一处理,容易导致管理和调度较为困难的技术问题;
5、3、专利文件cn116823018a公开了一种弹性负荷聚合调控能力评估方法,但是上述文件未对电力资源进行优化分布和调度,使用时电网损耗较高;
6、4、专利文件cn116031891a公开了一种客户侧灵活负荷聚合调控方法
...【技术保护点】
1.基于多时间尺度调控的灵活性负荷聚合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负荷预测模型、新能源出力预测模型、优化调度模型、储能设备模型、需求响应模型、实时控制调度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时间尺度调控的灵活性负荷聚合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包括预处理和存储,预处理用于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去除异常值和缺失值,并进行归一化处理,存储用于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特征提取、转换和存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时间尺度调控的灵活性负荷聚合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包括日前阶段、日内阶段和实时阶段,日前阶段调控精度相对较低,主要关注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多时间尺度调控的灵活性负荷聚合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负荷预测模型、新能源出力预测模型、优化调度模型、储能设备模型、需求响应模型、实时控制调度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时间尺度调控的灵活性负荷聚合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包括预处理和存储,预处理用于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去除异常值和缺失值,并进行归一化处理,存储用于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特征提取、转换和存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时间尺度调控的灵活性负荷聚合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包括日前阶段、日内阶段和实时阶段,日前阶段调控精度相对较低,主要关注未来24h—36h范围内的总体负荷趋势和新能源出力预测,所需响应时间要求较为宽松,提前24h—36h制定调度计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时间尺度调控的灵活性负荷聚合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日前阶段包括使用采集的各类数据,对电力负荷进行初步预测和规划,通过负荷聚合技术,将不同用户的负荷需求进行集中管理,形成统一的负荷聚合体,同时,结合电价型需求响应机制,引导用户积极参与负荷调整,平滑负荷曲线,减小系统调峰压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文焘,陈觉,邰能灵,王旭,宋海涛,李然,姜泽坤,王资凯,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申沁鑫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