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防伪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光学防伪元件和防伪产品。
技术介绍
1、为了提高钞票、证卡等各类高安全以及高附加值印刷品的防伪效果,光学防伪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点光源或激光再现的隐藏图像能够提供独特的防伪特征,但是这些隐藏图像特征均需投射到指定的屏幕上,观察条件受限从而不利于识别,如果强行使用人眼直接观察,则会因能量过强而灼伤人眼。另外,通常比较容易被获得的光源并非单色光,由于不同波长的光之间的色散,会对应不同波长地出现多个不同颜色的图像,产生多个颜色重叠的图像,也就是具有色散缺陷,这就容易造成隐藏图像的模糊,并且造成隐藏图像无法提供易于识别的颜色特征,这将使预设信息无法被准确识别。
2、也就是说,现有技术中光学防伪元件存在不易观察,容易灼伤人眼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防伪元件和防伪产品,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光学防伪元件存在不易观察,容易灼伤人眼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光学防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学防伪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材(100),所述基材(100)的至少一侧表面具有能够解码成预设信息的编码图案(101),所述编码图案(101)包括第一模块(201)和第二模块(202),所述第一模块(201)与所述第二模块(202)相互交织,所述第二模块(202)具有凹槽(302)或空穴,所述凹槽(302)或所述空穴内填充有填充层(40),以使所述第一模块(201)和所述第二模块(202)的透光率不同,当一束光线(500)同时照射所述第一模块(201)和所述第二模块(202)时,能够再现所述预设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防伪元件,其特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防伪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材(100),所述基材(100)的至少一侧表面具有能够解码成预设信息的编码图案(101),所述编码图案(101)包括第一模块(201)和第二模块(202),所述第一模块(201)与所述第二模块(202)相互交织,所述第二模块(202)具有凹槽(302)或空穴,所述凹槽(302)或所述空穴内填充有填充层(40),以使所述第一模块(201)和所述第二模块(202)的透光率不同,当一束光线(500)同时照射所述第一模块(201)和所述第二模块(202)时,能够再现所述预设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防伪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层(40)的材料包括油墨、颜料、染料、金属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防伪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块(201)具有所述填充层(40),且所述第一模块(201)处的所述填充层(40)与所述第二模块(202)处的所述填充层(40)的厚度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防伪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块(201)为平坦的表面(301)或者所述第一模块(201)具有微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防伪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防伪元件还包括至少一层半透明消光层(600),入射光经所述半透明消光层(600)射出后光强变弱,其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防伪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半透明消光层(600)能够提供预设颜色的光。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防伪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半透明消光层(600)为单层镀层或多层镀层或油墨层、颜料层、染料层、液晶层、共挤膜层中的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防伪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层镀层包括金属镀层、半导体材料镀层、介质镀层中的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防伪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镀层包括多层金属镀层、多层介质镀层、金属镀层和介质镀层交替堆叠而成的镀层中的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防伪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镀层包括: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防伪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宝利,曲欣,李欣毅,
申请(专利权)人:中钞特种防伪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