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仲斌专利>正文

一种大型利生态治洪治水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51555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对于洪水泛滥成灾、人类水资源危机和天然淡水资源严重浪费的治理方案。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项顺应天然、利用天然、解决天然危害的大型环保治水工程。其特征在于改变以往将大量洪水排放入海的传统错误和浪费习惯,采用大规模“引洪入地”的方法,将洪水就地输入预先修造好的无数向地下补充注水的大型专用设施中,实现洪水危害的就地排除与转移,并为因世界性地下水位下降造成人类水资源危机,须向地下补充注水所需大量淡水用水来源,寻找出一条现实可行的途径。本发明专利技术对于改善地球生态,调整陆地升温、降低海水平面和全球性气候变暖有利而无弊,并可为人类节约大量抗灾、赈灾财政投入浪费,是一项值得借鉴利用的节能治水项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申请涉及一种对于洪水泛滥成灾、人类水资源危机和天雨 淡水资源严重浪费的治理方案。洪水泛滥成灾是指地球生态天然整合造就陆地规律性集中降 水(排除冬季降雪),汛期雨涝,连天暴雨、就地起洪、河床瀑满、山洪瀑涨,天然河道失去了超量排洪能力,河床决口,超量洪水无处 而去四处泛滥来势汹涌,所到之处房屋被毁、道路冲断,大面积城区、 庄稼被淹,给人类带来极大灾难。人类对于洪水泛滥成灾缺乏治理,而视洪水为灾为害。历史和现 实证实人类对洪水危害无能为力,缺乏治理。各国政府对待洪水灾害 不惜付出巨大财政投入,发动民众与之抗衡,最终难免遭受巨大人力、 物力和财力的浪费。人类水资源危机是指随着世界人口不断增长人居面积及周边 硬化之扩大,几乎占领整个陆地。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生活 水准的不断提高,以及整体文化、卫生和健康的要求,更增大了向地 下取用纯净淡水之需求量。但是,世界性地下水位的不断下降,致使 人类向地下取用纯净淡水的必然性受到限制。世界性地下水位下降是人类水资源危机的主因,人类水资源危机 已成为当今社会最为严重的自然资源问题,已成为人类依靠自身力 量、现代科学及生产能力无法解决的世界性难题。人类要向地下取用纯净淡水,就应当考虑如何实现向地下补充大 量水源,同时须从解决世界性地下水位下降着手,才能有所保障。解 决世界性地下水位下降,最重要在于首先要求解决向地下补充注水所 需大量淡水的用水来源。但是,在人类连自身用水都无法解决的前提 下,要解决向地下补充注水所需如此量大的淡水用量来源,根本是不 现实的事情。本专利技术目的不仅在于解除洪水危害,更重要的在于寻求利用自然 资源,改变人类以往传统习惯和观念,利用天然条件实现解决向地下 补充注水,试图成为现实。天然淡水资源严重浪费是指人类不知为什么总是习惯性地将 大量洪水排放入海,造成的对于宝贵天然淡水资源的严重浪费。在受 到洪水危害时,人类进行防洪、抗洪、以及抗灾、赈灾,现行技术只注重科学预警、应急抢险,对于预防也仅限于事先拦洪、筑坝等预防洪水到来前的准备工作。从未考虑对于大量洪水应当如何采取收集、转移和利用,总是将大量洪水(宝贵天雨淡水资源)排放入海。这是 人类科学对于宝贵天雨淡水资源缺乏利用,也是人类自身造就的对于天然淡水资源严重浪费的具体体现和严重的意识性忽略。天雨淡水资源是保持正常地下水位、支撑地球生态、万物生命以 及生长的的唯一源泉。汛期雨涝,山洪瀑涨、洪水泛滥成灾,正是大 自然赋予人类最宝贵天然淡水资源的丰盛时期和最佳收获时期。一年一度的太阳能蒸腾化雨,是地球生态天然整合、调运宝贵 淡水(天然蒸馏水)的做功,需要消耗能量之大,是当今人类以及人 类科学无法完成的一项宏大工程。因此,天雨洪水应当受到人类的十分珍贵、珍惜和关注,绝对不能再将洪水放归大海!天雨洪水到底应当归向何处?为什么人类总是把天雨洪水习惯 地排进大海?超量的天雨洪水难道真是有害而无益?人类在强大洪 水面前为什么总是举措无力?是因为洪水当前无暇顾及呢,还是过 量洪水亳无用场或无法利用?洪水归大海,是天定的必然规律吗? 过去人类在洪水面前束手无策、无可奈何,只能任凭洪水袭击、四 处泛滥,任期流归大海(历史与现实已经造就人类错误地认为百川 归大海是天经地义)。只能说明这是人类自身的过失!汛期雨涝与天雨洪水归大海,是地球生态在大自然进化中对于天 雨资源利用的两种相对而相立的防御功能。保持地下水位正常是前二 者的天然机制,同时又是以地表上空天然淡水运作为主的重要机制, 三者均是保持地球生态组织修复的重要过程。否则,陆地与海洋 就要出现湿差、温差、高差与重差失去平衡。整个地球生态将会出现 更严重的动态整合。其机理在于夏季集中降水、冬季的冰雪、冻雨覆 盖均可使两极冰雪积厚、陆地降温和保障地下水位正常以及繁茂地表 植被,保存水份正常气化和运作……均有助于制止世界性气候变暖。 人类过去错误的认为将过量洪水排放大海是解除洪水危害的唯 一出路,也是洪水排放的唯一去处,并不认为是对于宝贵天雨淡水资 源的严重浪费。但其结果正好相反,非但洪水泛滥成灾无法解除,也 促成了世界性地下水位下降,而且更加促使地球生态重新进行更大的 天然整合(其实,人类正是在违背大自然生存与做事而并不以为然和当以为是)。天雨洪水的归处不是大海,应当是陆地。太阳能做功蒸腾化雨, 在海面上的降雨量由大海面积和海上相对温度与湿度决定,海上降 水是不是陆地降水量可以比拟的。因此,人类大可不必过分担忧, 海生万物会因陆地对于过量天雨洪水的减量排入而发生缺氧或缺少 淡水。最需要天雨淡水的地方是陆地。已经来到陆地的宝贵天然淡 水资源,不应当再将它排入大海。人类如果不再错误习惯地将过量 天雨洪水排入大海,实现对于天雨洪水资源的有效利用。人类必须 应当重新审视自己的过去,转变固有观念。过量的天雨洪水其实并 不过量,更不应当危及人类生命、财产,所谓过量不过是暂时而已。 天然自然灾害不是仅对人类而言,公正地说是大自然整合。可见, 要正确地看待天雨洪水,对于顺应自然、改造自然、自然力以及利 用自然资源协调自然整合实现有效治理,事关重大。对于洪水既要求治理,又不能不去利用,不能任其流走,造成 浪费。更不能以传统错误观念为由,进而毁掉大自然,其责任应当 在于人类。人类没有任何理由可以说明将大量天雨洪水排放入海是 正确的,不是一种严重的浪费。当今世界正适全球性气候变暖,陆地严重缺水,不仅地下水位迅 速下降,比如土壤沙漠化等等也同属一个原因。中国有一句古话-水能治火,另水能降温。比如,大自然以降雨、降雪的方式将高 空冷气凝结成水、成雪来实现地表的降温。全人类需要采取紧急措施, 对于全球性气候变暖采取有效措施,其中最应当值得研究和重视的就 是如何寻找让地球降温的方法。主要方法在于解决治火的有效水 源(洪水与冰雪蒸发与融化吸热均可达到降温的目的)。人类的繁衍与发展,已占据整个陆地,只就居住占地和硬化面积, 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覆盖陆地,大面积地表土壤正在以惊人的速度隔断 天雨向地下渗入,致使城区地下水位明显下降和地表严重辐热升温。 这并非人类的错误,错误在于不采取有效方法予以治理。在人口密集的城区,解决地表升温和地下水位的下降,唯一有效 的办法,只能是以水补水、以水治火,别无他法。否则,陆地 辐热升温只能直接对于全球性气候变暖增添助力!采取将过量天雨洪水截留陆地,是否关系正常何运?(无容置疑,并不会产生任何影响)。当然不能不保持正常河运,河床不能断流。 关键在一个适度。本专利技术所述不将大量天雨洪水排放入海是指不将暂 时过量天雨洪水排放大海造成浪费。并不是主张非要让江河断流、止 运。何况本专利技术所指输导洪水的季节正是在河床瀑满和山洪泛滥时, 河运也会受到影响,过量洪水瀑满,其河道对于正常河运并无好处。 本专利技术主张将大量洪水截留陆地,目的在于对于上述三项攻关难题的 实现治理,是对于自然规律、自然力和自然资源的更加有效利用和减 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至于河运的维护也可待汛期过后,再将储备的 天雨洪水反哺江河,更会有利于恢复河床枯干时的正常河运。因此, 本专利技术引洪入地,截留大量洪水于陆地,不会影响河运,反而有 利于河运。过量天雨洪水排入大海,除造成浪费(除对地球生态直接受损) 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专利技术名称:一种大型利生态治洪治水方法。涉及一种对于洪水泛滥成灾,人类水资源危机和天雨淡水资源严重浪费的治理方案。其主题在于采用了大规模“引洪入地”的方法,改变以往将大量洪水排放入海的传统错误和浪费习惯,完成将洪水危害就地排除转移,并解决向地下补充注水所需大量淡水用水来源,为因世界性地下水位下降造成人类水资源危机的有效治理寻求出一条现实可行的途径,为一项大型治水环保工程。 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大规模“引洪入地”方法,其具体特征在于,在陆地预先修造适当数量的大型输洪管线和与之相连 通配套的向地下补充注水的大容量(高深度或者大面积)的大型储洪、潴水坑池设施。在汛期雨涝时,将大量洪水或超量河水通过地面输洪管线口,实现对于洪水排除转移和向地下补充注水。同时安排了扩大向地下补水渗入以及应急排空等必要辅助项目。

【技术特征摘要】
1发明名称一种大型利生态治洪治水方法。涉及一种对于洪水泛滥成灾,人类水资源危机和天雨淡水资源严重浪费的治理方案。其主题在于采用了大规模“引洪入地”的方法,改变以往将大量洪水排放入海的传统错误和浪费习惯,完成将洪水危害就地排除转移,并解决向地下补充注水所需大量淡水用水来源,为因世界性地下水位下降造成人类水资源危机的有效治理寻求出一条现实可行的途径,为一项大型治水环保工程。本发明所采用的大规模“引洪入地”方法,其具体特征在于,在陆地预先修造适当数量的大型输洪管线和与之相连通配套的向地下补充注水的大容量(高深度或者大面积)的大型储洪、潴水坑池设施。在汛期雨涝时,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仲斌
申请(专利权)人:杨仲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5[中国|内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