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重载工况下的矿山救援领域,涉及井下载人救援提升舱用测距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技术介绍
1、在矿产资源井工开采过程中,如遇突发事故造成人员被困,而又无法采取地下巷道挖掘、钻孔等常规方式快速救援时,地面钻孔救援技术及装备便应用而生。该技术是利用先进的钻探装备从地面进行大直径钻孔至地下矿井巷道,为被困人员提供食品、药品等物资,以及利用载人提升舱将被困人员从钻孔通道及时救出,具有快速、可靠和安全的特点。
2、在救援过程中,地面人员对提升舱实时位置了解的准确与否,关系到救援的成功率。在载人提升舱下放和提升过程中,随着钻孔深度的变化,尤其针对深长孔,如果发生载人提升舱因大直径钻孔在某位置发生坍塌/缩颈导致被卡死,以及相关救援设备出现异常故障时,那么实时了解载人提升舱所处位置将显得极其重要,直接影响救援效率和被救人员的安全。
3、以往通过对钢丝绳的出绳、收绳长度进行测量,从而推算出提升舱在井下的实际位置。例如卷扬机与排绳装置配合测距定位,卷扬机侧边设计有圆周均布的若干个凸台,用来测量卷扬的回转速度以及判断提升或下放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载人救援提升舱用测距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部连接件(1)、输入组件(2)和输出组件(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人救援提升舱用测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连接件(1)包括U型架(101)、两个连接杆(102);U型架(101)通过螺栓固定在提升臂下,两个连接杆(102)的上端均铰接在U型架(101)横杆上以能摆动;两个连接杆(102)下端分别与两组输入组件(2)的输入组件壳体(201)顶部相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人救援提升舱用测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I(202)顶部安装于输入组件壳体(201)的顶板并能转动;所述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载人救援提升舱用测距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部连接件(1)、输入组件(2)和输出组件(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人救援提升舱用测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连接件(1)包括u型架(101)、两个连接杆(102);u型架(101)通过螺栓固定在提升臂下,两个连接杆(102)的上端均铰接在u型架(101)横杆上以能摆动;两个连接杆(102)下端分别与两组输入组件(2)的输入组件壳体(201)顶部相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人救援提升舱用测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i(202)顶部安装于输入组件壳体(201)的顶板并能转动;所述支架(207)上部通过轴承安装在两个转轴i(202)上,支架(207)下部通过轴承套装在转轴ii(206)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人救援提升舱用测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组件(204)包括履带板(210)、连接件(211)、拨杆(212)、伸缩牙(213);多个履带板(210)通过连接件(211)依次相接后由两个支撑齿轮(203)张紧;连接件(211)包括焊接在每个履带板(210)背面相互平行的上横板和下横板,相邻两个履带板(210)的两个上横板之间以及两个下横板之间通过竖向的铰接轴实现铰接;拨杆(212)垂直设于上横板和下横板之间;支撑齿轮(203)能拨动铰接轴和拨杆(212)以带动履带组件(204)同步转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载人救援提升舱用测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齿轮(302)依次为厘米轮、分米轮、米轮、十米轮、百米轮和千米轮;所述换齿轮能(209)拨动厘米轮转动,厘米轮转动一齿为钢缆(100)带动履带组件(204)移动1厘米,厘米轮转动十齿时为10厘米,同时厘米轮右侧面的齿拨动一次十进制转换齿轮(305),十进制转换齿轮(305)拨动使分米轮产生一齿的旋转实现进位显示。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载人救援提升舱用测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齿轮(302)上左侧面每个齿对应配有1-10个数字;输出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庆修,房展豪,田东庄,田宏亮,高勇,刘亚举,高佳晨,贺晋璇,
申请(专利权)人:中煤科工西安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