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应力蜂窝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塔筒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506523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22 14: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应力蜂窝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塔筒及施工方法,塔筒包括筒身,筒身沿高度方向由若干筒段分段拼装组成,且从低到高各筒段的直径减小,相邻筒段通过竖向节点连接,各筒段沿环向由若干个预应力型钢混凝土壳体通过环向节点连接;预应力型钢混凝土壳体包括蜂窝型钢、环向钢筋、波纹管、预应力钢绞线、锚具套组和预制混凝土;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预应力型钢混凝土结构,具有承载力高、刚度大、延性好等优势;蜂窝型钢中的混凝土榫加强钢与混凝土的协同工作能力;筒段采用分段预应力,提高塔筒的抗裂性能和抗弯刚度,同时使塔筒全截面受压,充分发挥混凝土的抗压性能;筒段及壳体均采用螺栓连接,施工方便,连接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风力发电,具体涉及一种预应力蜂窝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塔筒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塔筒作为风机中的重要承载构件,起到连接机舱和基础的作用,将捕捉风能的风力发电机支撑在有利高度以达到最经济安全的能量利用,塔筒的重要性随着风机容量和高度的增加愈加突出。

2、目前,风电塔架多采用钢-混凝土塔筒,具有刚度大,稳定性能好等特点,但混凝土塔段的钢筋网较密集,绑扎复杂,分片混凝土塔段需要在现场浇筑高强灌浆料进行连接,现场装配耗时较长,混凝土塔筒段的预应力筋采用通长布置,整体后张施工较为复杂。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性能更优,经济性更好的新型塔筒结构,对充分开发利用风能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应力蜂窝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塔筒及施工方法,采用预应力型钢混凝土结构,具有承载力高、刚度大、延性好等优势,蜂窝型钢中的混凝土榫加强钢与混凝土的协同工作能力,筒段采用分段预应力提高塔筒的抗裂性能和抗弯刚度,同时使塔筒全截面受压,充分发挥混凝土的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应力蜂窝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塔筒,其特征在于,包括筒身(1),所述筒身(1)沿高度方向由若干筒段(2)分段拼装组成,且从低到高各筒段(2)的直径减小,相邻筒段(2)通过竖向节点(3)连接,各所述筒段(2)沿环向由若干个预应力型钢混凝土壳体(4)通过环向节点(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预应力蜂窝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型钢(6)横截面为H形,由上下翼缘与蜂窝腹板拼焊而成,腹板沿壳体高度方向均匀开设蜂窝孔(12);所述蜂窝型钢(6)沿壳体高度方向通长布置,沿壳体环向均匀布置;所述环向钢筋(7)为多排钢筋,沿壳体高度方向等间距布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应力蜂窝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塔筒,其特征在于,包括筒身(1),所述筒身(1)沿高度方向由若干筒段(2)分段拼装组成,且从低到高各筒段(2)的直径减小,相邻筒段(2)通过竖向节点(3)连接,各所述筒段(2)沿环向由若干个预应力型钢混凝土壳体(4)通过环向节点(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预应力蜂窝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型钢(6)横截面为h形,由上下翼缘与蜂窝腹板拼焊而成,腹板沿壳体高度方向均匀开设蜂窝孔(12);所述蜂窝型钢(6)沿壳体高度方向通长布置,沿壳体环向均匀布置;所述环向钢筋(7)为多排钢筋,沿壳体高度方向等间距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预应力蜂窝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波纹管(8)采用多排布置,沿壳体高度方向通长布置,沿壳体环向方向均匀布置;所述预应力钢绞线(9)为直线型,穿过预埋波纹管(8)内部,采用后张法张拉至设计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预应力蜂窝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向节点(5)包括设置于壳体左右两端的环向连接型钢(13)、沿壳体高度方向均匀布置的高强螺栓一(141)和设置于环向连接型钢(13)内部的填充材料(15),通过高强螺栓一(141)和环向连接型钢(13)实现环向相邻预应力型钢混凝土壳体(4)的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预应力蜂窝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勇晋瑜阳张树琛顾江龙温开华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