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放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慧放牧管理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牧群的壮大,放牧的人工需求量增大,传统的放牧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高效放牧、无人放牧的要求。
2、现有的智慧放牧包括机器狗放牧、无人机放牧,实现用户在家完成放牧,更适用于偏远地区的放牧管理。
3、但是现有的智慧放牧只能集中将牧群追赶到一个放牧区域中,对于需要分开放牧或在放牧过程中需要进行分类的操作时,还是需要人工进行筛选分类,或放牧结束后通过特定的识别装置,识别牲畜的信息,并通过工作人员进行分离,操作效率低下,且不便于长期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慧放牧管理系统及方法,在放牧的过程中,通过外放牧区对牲畜信息进行识别,并获取放牧信息,使与该放牧区匹配的牲畜进入该放牧区,不匹配的离开该放牧区,且外放牧区中也实现放牧的效果,操作简单快速,效率高。
2、该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智慧放牧管理系统及方法,包括放牧区,放牧区包括第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慧放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牧区,放牧区包括第一围栏(1)和第二围栏(2),第一围栏(1)内形成内放牧区,第一围栏(1)和第二围栏(2)之间形成外放牧区,外放牧区为单向单头牲畜行走通道,且外放牧区包括沿行走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检测行走通道、第二检测行走通道和第三检测行走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慧放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个检测杆(12)上设置有调节件,调节件使两个检测杆(12)在水平方向移动,调节两个检测杆(12)之间的距离使牲畜能通过或不能通过两个检测杆(12)之间的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慧放牧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慧放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牧区,放牧区包括第一围栏(1)和第二围栏(2),第一围栏(1)内形成内放牧区,第一围栏(1)和第二围栏(2)之间形成外放牧区,外放牧区为单向单头牲畜行走通道,且外放牧区包括沿行走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检测行走通道、第二检测行走通道和第三检测行走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慧放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个检测杆(12)上设置有调节件,调节件使两个检测杆(12)在水平方向移动,调节两个检测杆(12)之间的距离使牲畜能通过或不能通过两个检测杆(12)之间的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慧放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调节件包括两个第一调节板(13),两个第一调节板(13)的上端铰链连接,两个第一调节板(13)的下端分别与两个检测杆(12)的下端连接,两个第一调节板(13)的下端分别连接有带动杆(16),带动杆(16)上设置有作用件,当牲畜作用在作用件上时,作用件使带动杆(16)带动两个第一调节板(13)的下端移动,两个第一调节板(13)水平,两个检测杆(12)之间的距离增大,牲畜能通过两个检测杆(12)之间的区域;当牲畜通过两个检测杆(12)后,作用件使带动杆(16)带动两个第一调节板(13)的下端移动,两个第一调节板(13)具有夹角,两个检测杆(12)之间的距离减小,牲畜不能通过两个检测杆(12)之间的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慧放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作用件包括踏板(7),踏板(7)的一端与检测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林祥,季杨,吴长凤,王巍,易治鑫,方东辉,刘亚男,易军,
申请(专利权)人:巴中市农林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