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智能化加工的水泥熟料粉磨用输送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50328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22 14: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水泥熟料粉磨用输送机技术领域的一种基于智能化加工的水泥熟料粉磨用输送机,包括输送轴壳,所述输送轴壳的表面开设有多个阵列分布的贯穿槽,所述贯穿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螺旋输送叶,相邻的所述螺旋输送叶侧面相接触;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上外壳、下外壳、限位装置和分离装置等结构,利用重物块将上外壳和下外壳之间进行分离,使得对螺旋输送叶进行维修的视野更加的开阔及方便,利用重物块的下降运动通过框型架带动下压板对楔形块进行挤压,使得其带动矩形管进行移动,矩形管将通过触发板和推动板带动限位杆解除对连接块的限位,使得螺旋输送叶不再被限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泥熟料粉磨用输送机,具体为一种基于智能化加工的水泥熟料粉磨用输送机


技术介绍

1、水泥熟料粉磨用输送机结构上基本是螺旋式结构,这种输送机又叫螺旋输送机。螺旋输送机是一种利用电机带动螺旋回转,推移物料以实现输送目的的机械。它能水平、倾斜或垂直输送,具有结构简单、横截面积小、密封性好、便于封闭运输等优点。

2、现有技术中螺旋输送机,在经过多年的使用后,螺旋式叶片必然会出现磨损、断裂等结构性损伤。由于螺旋式叶片基本是焊接在旋转轴上且叶片安装在桶状结构的内部,因此对螺旋式叶片进行维修保养较为困难,这直接影响了公司生产的效率,甚至部分公司可能直接将设备进行报废,这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而且增加了公司成本的支出。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智能化加工的水泥熟料粉磨用输送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智能化加工的水泥熟料粉磨用输送机,包括输送轴壳,所述输送轴壳的表面开设有多个阵列分布的贯穿槽,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智能化加工的水泥熟料粉磨用输送机,包括输送轴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轴壳(1)的表面开设有多个阵列分布的贯穿槽(2),所述贯穿槽(2)的内壁滑动连接有连接块(3),所述连接块(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螺旋输送叶(4),相邻的所述螺旋输送叶(4)侧面相接触,所述连接块(3)的侧面开设有限位孔(11),所述限位孔(11)内壁连接有固定连接块(3)的限位装置,所述输送轴壳(1)的两端表面均转动连接有稳定架(5),两个所述稳定架(5)共同滑动连接有上外壳(6)和下外壳(7),所述上外壳(6)和下外壳(7)的侧面相接触,所述上外壳(6)的表面设置有贯通的进料口(8),所述下外壳(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智能化加工的水泥熟料粉磨用输送机,包括输送轴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轴壳(1)的表面开设有多个阵列分布的贯穿槽(2),所述贯穿槽(2)的内壁滑动连接有连接块(3),所述连接块(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螺旋输送叶(4),相邻的所述螺旋输送叶(4)侧面相接触,所述连接块(3)的侧面开设有限位孔(11),所述限位孔(11)内壁连接有固定连接块(3)的限位装置,所述输送轴壳(1)的两端表面均转动连接有稳定架(5),两个所述稳定架(5)共同滑动连接有上外壳(6)和下外壳(7),所述上外壳(6)和下外壳(7)的侧面相接触,所述上外壳(6)的表面设置有贯通的进料口(8),所述下外壳(7)的表面设置有出料口(9),所述上外壳(6)和下外壳(7)的表面连接有分离上外壳(6)和下外壳(7)的分离装置,左侧所述稳定架(5)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端部和输送轴壳(1)的端部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化加工的水泥熟料粉磨用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包括限位杆(10),所述限位杆(10)和限位孔(11)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杆(10)的表面滑动连接有限位板(12),所述限位板(12)的端部和输送轴壳(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杆(10)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推动板(13),所述推动板(13)和限位板(12)共同固定连接有套接在限位杆(10)表面的限位弹簧(14),所述输送轴壳(1)的两端内壁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圆板(15),两个所述圆板(15)的侧面共同滑动连接有贯穿圆板(15)的矩形管(16),所述矩形管(16)的顶部和底部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阵列分布的触发板(17),所述触发板(17)的侧面和推动板(13)相接触,右侧所述圆板(15)表面连接有防止矩形管(16)移动的固定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化加工的水泥熟料粉磨用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装置包括两组钢丝绳(40)和两个l型板(18),两组钢丝绳(40)每组个数为两个,所述钢丝绳(40)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上外壳(6)的表面,两组钢丝绳(40)分别位于上外壳(6)的两端表面,所述稳定架(5)的顶部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两个滑轮(19),所述钢丝绳(40)绕过滑轮(19)表面且端部固定连接有重物块(20),两个所述重物块(20)表面共同固定连接有第一板(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敏薛彪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