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纳米气泡污水生化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50312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22 14: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公开的微纳米气泡污水生化处理装置包括:反应塔,内设有反应腔体,其中反应塔的底部设有用于输入污水的进水口,反应塔的顶部设有用于输出污水的出水口;微生物载体反应床,用于在低紊流的静态环境中实现有机物料污水的微生物反应;旋流反应器,用于带动反应塔的收容腔体的下部的污水旋转流动,以按污水有机物的密度进行重力分离;微纳米气泡发生器,用于获取反应塔所输出的污水并与之生成微纳米气泡,其出水口与反应塔的反应腔体的中部连接,用于朝旋流反应器输出含有微纳米气泡的循环污水。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使得气液接触时间的延长,使氧气的利用率大大提高,让生化反应更加充分,有机物矿化效率高,有机物料的降解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境工程领域的水污染防治工程,具体为微纳米气泡污水生化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1、常规污水处理包括有生化反应处理,而生化反应需要输入氧气以促使微生物降解有机物料,但是传统的生化反应处理方式中,所注入的氧气的鼓入水底后大约十几秒钟即离开水面,亦即气液接触时间极短,氧气利用率低,生化反应不充分,使得有机物料的降解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微纳米气泡污水生化处理装置,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微纳米气泡污水生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塔,内设有反应腔体,其中所述反应塔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反应腔体连通且用于输入污水的进水口,所述反应塔的顶部设有与所述反应腔体连通且用于输出污水的出水口;微生物载体反应床,设置在所述反应塔的收容腔体的上部,用于在低紊流的静态环境中实现有机物料污水的微生物反应;旋流反应器,设置在所述反应塔的收容腔体的下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微纳米气泡污水生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纳米气泡污水生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包括与所述第一管体连通的气液混合腔、与所述气液混合腔连通的文丘里切割腔以及与所述文丘里切割腔连通的扩压腔,其中所述气液混合腔设有用于输入压缩气体的进气口,所述扩压腔与所述第二管体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纳米气泡污水生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中设置有循环泵,以通过所述循环泵将所述反应塔的收容腔体的下部的污水泵送至所述气液混合腔内,其中所述文丘里切割腔的横截面的面积均比所述气液混合腔和所述扩压腔的横截面的面积小。...

【技术特征摘要】

1.微纳米气泡污水生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纳米气泡污水生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包括与所述第一管体连通的气液混合腔、与所述气液混合腔连通的文丘里切割腔以及与所述文丘里切割腔连通的扩压腔,其中所述气液混合腔设有用于输入压缩气体的进气口,所述扩压腔与所述第二管体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纳米气泡污水生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中设置有循环泵,以通过所述循环泵将所述反应塔的收容腔体的下部的污水泵送至所述气液混合腔内,其中所述文丘里切割腔的横截面的面积均比所述气液混合腔和所述扩压腔的横截面的面积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纳米气泡污水生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反应器包括设置在所述反应塔的收容腔体的下部的水泵和多个喷水管,其中所述水泵的进水口处于所述反应塔的收容腔体的底部,所述水泵的出水口均与所述多个喷水管连通,且所述多个喷水管呈螺旋状方式环绕设置在所述水泵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纳米气泡污水生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塔的底壁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燕皇吴少波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煌龙环保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