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叠合弦支转换拱形混凝土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50090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22 14: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叠合弦支转换拱形混凝土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该结构体系包括框支柱、转换系统和上部框架,转换系统包括预制拱形构件、拱形钢骨、拉索、撑杆、拉索端锚和撑杆端锚;拉索与撑杆通过多层叠合弦支张拉在预制拱形构件底部,共同形成转换系统。转换系统的底部插接嵌固在框支柱上,顶部插接嵌固在上部框架;转换系统中的叠合弦支结构和拱形梁共同将上部框架中的竖向荷载传递至框支柱上,保证了结构传力的有效性和稳固性,整体结构全模块化装配,工厂预制,施工方便快捷,便于工业化生产和建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装配式混凝土转换结构新体系,尤其是涉及一种装配式叠合弦支转换拱形混凝土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将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如楼板、墙板、楼梯、阳台等),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因为采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装配式建筑成为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的代表。目前,随着装配式建筑进一步蓬勃发展,以普通高层剪力墙结构为主的装配式住宅建筑得到了全面快速的应用。

2、然而,现有的装配式结构主要解决了标准剪力墙结构(即竖直贯通落地剪力墙)的设计与施工问题,但是目前对于体型复杂、功能要求多样化的建筑中,一般会设置转换层以实现上下层结构类型的转换,但是现有的装配式转换结构的类型非常少,比如专利号为zl20201 1195566.6的方案,仅针对上部剪力墙结构提出了弦支方案,并不适用于上部具有若干分散的框架柱排布的结构形式。针对上部具有若干框架柱排布的转换形式,还没有特别有效的装配结构体系和有效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叠合弦支转换拱形混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构体系包括框支柱(1)、转换系统(2)和上部框架(3),所述转换系统(2)包括预制拱形构件(201)、拱形钢骨(202)、拉索(203)、撑杆(204)、拉索端锚(205)和撑杆端锚(206),所述拱形钢骨(202)按照预制拱形构件(201)的排布形状设计并预埋在预制拱形构件(201)中,拱形钢骨(202)的上端从预制拱形构件(201)的顶部伸出钢构件,形成与上部框架(3)进行插接的插接区域(208),两侧的拱形钢骨(202)下端从预制拱形构件(201)的底部伸出钢构件,形成与框支柱(1)进行插接的嵌固区域(207),拱形钢骨(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叠合弦支转换拱形混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构体系包括框支柱(1)、转换系统(2)和上部框架(3),所述转换系统(2)包括预制拱形构件(201)、拱形钢骨(202)、拉索(203)、撑杆(204)、拉索端锚(205)和撑杆端锚(206),所述拱形钢骨(202)按照预制拱形构件(201)的排布形状设计并预埋在预制拱形构件(201)中,拱形钢骨(202)的上端从预制拱形构件(201)的顶部伸出钢构件,形成与上部框架(3)进行插接的插接区域(208),两侧的拱形钢骨(202)下端从预制拱形构件(201)的底部伸出钢构件,形成与框支柱(1)进行插接的嵌固区域(207),拱形钢骨(202)下端还从预制拱形构件(201)的底部伸出耳板用于螺栓连接拉索端锚(205)和撑杆端锚(206),所述拉索端锚(205)和撑杆端锚(206)分别在预制拱形构件(201)的底部对称设置,所述拉索(203)两端连接在拉索端锚(205)上,所述撑杆(204)上端连接在撑杆端锚(206)上,下端固定在拉索(203)上,依靠撑杆(204)支撑拉索(2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叠合弦支转换拱形混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拱形构件(201)包括上部的水平梁、下部的拱形梁以及连接两者的若干立柱,两侧立柱的下部柱脚位置形成具有斜截面的牛腿,柱脚的牛腿斜面位置固结拱形梁,拱形钢骨(202)下端从拱形梁的底部伸出耳板用于螺栓连接拉索端锚(205)和撑杆端锚(206),拉索端锚(205)在拱形梁的底部对称的设置两组用于布置两条拉索(203),撑杆端锚(206)对应两条拉索(203)设置为内外对称的两对,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项志峰吴金保俞益平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