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传感器,特别涉及电驱动双机制协同式磁电传感器、探测器及磁场探测方法。
技术介绍
1、微弱磁场信号检测中对传感器的灵敏度、小型化、低功耗等提出更高的要求,现有的商用超导量子干涉仪、磁阻传感器、磁通门传感器等在弱磁信号探测方面不能完全满足要求,而磁电传感器基于其多物理场耦合机制,不断改进发展高灵敏度低功耗构型,符合弱磁探测需求。研究者们针对准静态磁场探索了如调制型传感、delta-e传感、无源直接探测方式等不同传感模式,但面向准静态磁场探测的低功耗驱动技术研究仍然有所不足:
2、基于磁驱动式的准静态磁场检测:绕组线圈提供驱动磁场使磁电传感器工作于谐振态,利用磁致伸缩效应的小线性范围传感,压电片输出。
3、基于delta-e效应的准静态磁场检测:绕组线圈提供驱动磁场使磁电传感器工作,待测磁场通过改变磁致伸缩层的杨氏模量,反馈在谐振频率的变化或相位的变化,继而进行准静态磁场的检测,压电片输出。
4、无源模式的低频磁场检测:非机械谐振下的磁电传感器对低频磁场仍然具有一定的检测能力,无需外加激励通过
...【技术保护点】
1.电驱动双机制协同式磁电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非对称磁电复合异质结、夹具和永磁体;夹具固定夹持在非对称磁电复合异质结的一端,永磁体设置在非对称磁电复合异质结的另一端,形成悬臂梁结构;非对称磁电复合异质结包括两层压电层和磁致伸缩功能层,两层压电层分别复合在磁致伸缩功能层的两侧以构成的非对称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驱动双机制协同式磁电传感器,其特征在于,磁致伸缩功能层包括非晶合金带材层Metgals和单晶带材层,非晶合金带材层与单晶带材层叠加设置形成磁致伸缩功能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驱动双机制协同式磁电传感器,其特征在于,非
...【技术特征摘要】
1.电驱动双机制协同式磁电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非对称磁电复合异质结、夹具和永磁体;夹具固定夹持在非对称磁电复合异质结的一端,永磁体设置在非对称磁电复合异质结的另一端,形成悬臂梁结构;非对称磁电复合异质结包括两层压电层和磁致伸缩功能层,两层压电层分别复合在磁致伸缩功能层的两侧以构成的非对称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驱动双机制协同式磁电传感器,其特征在于,磁致伸缩功能层包括非晶合金带材层metgals和单晶带材层,非晶合金带材层与单晶带材层叠加设置形成磁致伸缩功能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驱动双机制协同式磁电传感器,其特征在于,非晶合金带材层和单晶带材层的层数为四层,非晶合金带材层为非晶态铁-硅-硼合金层,单晶带材层为金属镍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驱动双机制协同式磁电传感器,其特征在于,非晶合金带材层和金属镍层的大小和厚度均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驱动双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忠强,刘明,吴金根,孙璇,郭经红,王冠鹰,黄辉,梁先锋,张明,陆忞,张鑫,徐同庆,杨林青,方煜,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