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近视治疗仪,具体为一种近视治疗仪镜筒调节机构。
技术介绍
1、青少年近视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由于近视发展到高度后,可并发眼底出血,视网膜脱离而导致低视力及失明,因此,近视治疗、预防己成为家长,学校及社会关注的大事,由于近视发生、发展与多种因素有关,其治疗方法也是多元化的。由于受血眼屏障及毒副作用影响,近视药物治疗几乎无效。近视治疗仪是防治学生近视最重要,最有前途的非手术方法;
2、现有的近视治疗仪大多包括仪器底座,仪器底座上端固定连接有底座上盖,底座上盖上端固定连接有镜筒上壳,镜筒上壳上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设置有用于治疗近视的两根镜筒圆管,镜筒圆管一端固定连接有镜筒软罩;
3、现有的近视治疗仪在具体使用时仍存在一些问题:两镜筒的间距多为固定间距,无法根据患者的瞳距调整镜筒瞳距,其次,不能根据患者的身高等方面的差异将镜筒调节至适合患者的位置,从而导致患者只能根据镜筒的位置主动调整镜筒至适合自己的位置,从而不方便患者使用近视治疗仪进行治疗,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近视治疗仪镜筒调节机构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近视治疗仪镜筒调节机构,包括仪器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仪器外壳(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护目壳(2),所述护目壳(2)上设有对称分布的两个镜外筒(21),所述仪器外壳(1)的顶端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封壳(3),所述仪器外壳(1)中设有对称分布的两个内镜筒(5),所述仪器外壳(1)、内镜筒(5)之间设有调距机构(4),所述仪器外壳(1)的外侧中部固定安装有对称分布的调节组件(6),所述调节组件(6)的底部设有支撑座(7),所述调节组件(6)远离仪器外壳(1)的一侧分别设置第一绑带(8)和第二绑带(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近视治疗仪镜筒调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近视治疗仪镜筒调节机构,包括仪器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仪器外壳(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护目壳(2),所述护目壳(2)上设有对称分布的两个镜外筒(21),所述仪器外壳(1)的顶端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封壳(3),所述仪器外壳(1)中设有对称分布的两个内镜筒(5),所述仪器外壳(1)、内镜筒(5)之间设有调距机构(4),所述仪器外壳(1)的外侧中部固定安装有对称分布的调节组件(6),所述调节组件(6)的底部设有支撑座(7),所述调节组件(6)远离仪器外壳(1)的一侧分别设置第一绑带(8)和第二绑带(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近视治疗仪镜筒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距机构(4)包括水平对应分布的两个内滑架(41),所述内滑架(41)的两端部均一体成型有卡滑套筒(42),所述卡滑套筒(42)远离内滑架(41)的一侧固定安装在仪器外壳(1)的内侧,所述内滑架(41)的两侧均开设有和内镜筒(5)配合使用的调距滑槽(401),所述内镜筒(5)滑动卡接在对应调距滑槽(401)中,所述内滑架(41)上的两个卡滑套筒(42)相对侧均滑动卡设有紧固导轴(43),所述紧固导轴(43)远离卡滑套筒(42)的一侧延伸至对应调距滑槽(401)中,所述紧固导轴(43)远离卡滑套筒(42)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卡板(431),所述卡板(431)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对应内镜筒(5)的外侧,所述紧固导轴(43)远离卡板(431)的一侧和对应卡滑套筒(42)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4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近视治疗仪镜筒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距机构(4)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设有和调距滑槽(401)对应的多个,所述限位件包括对称分布的两个限位环(44),两个所述限位环(44)固定套接在对应内镜筒(5)的外侧,所述限位件中两个限位环(44)的相对侧和对应的内滑架(41)外壁接触,所述内滑架(41)的中部均固定卡设有第一轴承(45),两个所述第一轴承(45)的中部固定卡设有调节轴(46),所述调节轴(46)靠近限位环(44)的一侧均固定套设有驱动凸轮(47),所述驱动凸轮(47)的外侧和对应限位环(44)的外侧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近视治疗仪镜筒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轴(46)的一端部延伸出仪器外壳(1)的外侧,所述调节轴(46)的一端部固定安装有螺钮(48)。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近视治疗仪镜筒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仪器外壳(1)远离护目壳(2)的一侧中部固定卡设有第二轴承(49),所述调节轴(46)固定插接在第二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顺,苏琰宸,薛燕妮,董毕超,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莲华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