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496916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22 14: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二甲双胍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研究发现,二甲双胍通过调控AMPK/B‑RAF/ERK信号通路,进而调控了上皮间质转化过程中重要的信号分子SMAD2/3。不仅为研制晶状体上皮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相关通路信号分子的靶点提供了研究基础,还为研制新的防治后囊膜浑浊候选药物提供了科学依据,对开发新药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药,尤其涉及二甲双胍的应用


技术介绍

1、白内障是老年人中的一种常见的疾病,是致盲的主要原因,现在已经对世界上5300多万人造成了影响。白内障的手术干预是当今世界首要的治疗方式,然而术后常伴随一些并发症,其中,后囊膜浑浊(posterior capsular opacification,pco)是其中一种最为常见的并发症,该并发症是指残留在囊袋中的晶状体上皮细胞在受到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和生长因子等的刺激后,发生异常增殖、迁移和分化,导致光线在视轴传播受阻,影响视觉质量。

2、正常情况下晶状体上皮细胞(lens epithelialcells,lecs)铺于晶状体前囊膜下及赤道部,其功能维持晶状体的电解质和液体的输送,研究表明残留在晶状体囊中的lecs功能异常被认为是pco的发生的原因之一,因此研究pco模型的主要方法是对lecs的体外培养。根据pco病理改变的差异可分为纤维化性pco和增殖性pco。最先出现的病理改变是纤维化性改变,主要指晶体上皮细胞高度增殖,细胞转分化为纺锤形态,基质沉积及后囊皱缩。然而,在白内障手术过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二甲双胍在制备治疗白内障术后并发症的药物中的应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白内障术后并发症包括后囊膜浑浊、术后残留的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异常增殖、迁移所引起的晶状体上皮细胞增生、晶状体后囊膜浑浊和/或白内障术后视力的下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包括:抑制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诱导晶状体上皮细胞自噬和/或凋亡、诱导晶状体上皮细胞G0/G1期阻滞、调控EMT相关标志物的表达、调控EMT相关通路蛋白的表达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p>5.根据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摘要】

1.二甲双胍在制备治疗白内障术后并发症的药物中的应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白内障术后并发症包括后囊膜浑浊、术后残留的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异常增殖、迁移所引起的晶状体上皮细胞增生、晶状体后囊膜浑浊和/或白内障术后视力的下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包括:抑制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诱导晶状体上皮细胞自噬和/或凋亡、诱导晶状体上皮细胞g0/g1期阻滞、调控emt相关标志物的表达、调控emt相关通路蛋白的表达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雨轩王静董晓鸣张劲松程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爱尔卓越眼科医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