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业节水,尤其涉及一种节水冷却塔及其节水方法。
技术介绍
1、传统冷却塔主要由塔体、轴流风机、循环水泵、布水器、喷淋头、冷却填料、集水池和收水器等组成,工艺热水由循环水泵抽运至塔内布水器,经过喷淋头均匀喷洒于冷却填料之上,沿着填料表面向下流动,同时,在塔顶轴流风机风叶驱动下,环境冷空气从塔身下部进气百叶窗口进入塔内,向上穿过冷却填料层、水雾区和收水器直至排出塔外,在此过程中,冷却填料表面形成的水膜大部分与冷空气换热而蒸发,同时其余热水和冷空气进行接触换热,使得热水温度逐渐降低,达到冷却热水的目的,通过换热,冷空气变成了温度较高的湿热空气被排除塔外。
2、现有技术下,冷却塔主要是通过循环水自上而下流动与空气进行传热、传质过程中以蒸发潜热的形式实现循环水的冷却降温,同时增加了空气的含湿量。由于塔外气温低,塔内饱和湿空气排出冷却塔后发生冷凝结露,水蒸气以雾滴的形式排放到大气环境中,造成了循环水的浪费。这种以蒸发的形式损失的水耗为蒸发损失,占循环水总量的1.2%~1.5%,而占电厂耗水总量的30%~50%,是电厂最大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节水冷却塔,包括塔体(2),塔体(2)底部设有集水池(1);塔体(2)内从下往上依次设置有冷却填料(4)、布水器(5)、收水器(6)以及轴流风机(7),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2)的顶部设置罩体(14),所述罩体(14)的顶部设有冷凝回收装置(11),该冷凝回收装置(11)包括中空的壳体(111),所述壳体(111)上偏心设置有转轴(112),所述转轴(112)与所述罩体(14)可旋转连接;以转轴(112)中心线为基准线,壳体(111)内部的空间被分割成两部分,分别为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所述第一空间中储存有第一冷却液(114),所述第二空间中储存有第二冷却液(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水冷却塔,包括塔体(2),塔体(2)底部设有集水池(1);塔体(2)内从下往上依次设置有冷却填料(4)、布水器(5)、收水器(6)以及轴流风机(7),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2)的顶部设置罩体(14),所述罩体(14)的顶部设有冷凝回收装置(11),该冷凝回收装置(11)包括中空的壳体(111),所述壳体(111)上偏心设置有转轴(112),所述转轴(112)与所述罩体(14)可旋转连接;以转轴(112)中心线为基准线,壳体(111)内部的空间被分割成两部分,分别为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所述第一空间中储存有第一冷却液(114),所述第二空间中储存有第二冷却液(115),所述第一冷却液(114)的重量大于第二冷却液(115)的重量;所述壳体(111)内壁固定连接有套筒(118),所述套筒(118)的一端设置于第一空间,所述套筒(118)的另一端贯穿第一空间延伸至第二空间中;所述套筒(118)内底固定连接记忆弹簧(119)的一端,所述记忆弹簧(119)的另一端连接有配重滑块(1110),当记忆弹簧(119)根据温度变化而伸缩时,所述配重滑块(1110)能够在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之间穿梭,改变壳体(111)重心位置,进而实现壳体(111)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水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连接有连杆(1111),所述连杆(1111)的顶端延伸至套筒(118)外,所述连杆(1111)的顶部连接有辅助配重体(11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水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间中设有第一隔板(116),所述第一隔板(116)与所述壳体(111)内壁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学群,张欣,朱日清,冯江波,李化雪,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