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护桩体的基坑固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493266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21 13: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应用于桩体支护领域的一种支护桩体的基坑固定结构,包括主撑杆,主撑杆前端通过转动件转动连接有钻头,主撑杆外侧活动套设有可分裂组合的套筒,套筒内设置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用于调整套筒的形态,套筒的形态包括组合时的圆筒状以及分裂后沿主撑杆的径向运动的片状,采用上述可分裂组合的套筒以及调节机构,实现一方面能够将孔洞的土层压实,使得该固定结构周围的土层结构更加稳定,另一方面能够将分裂的片状套筒进一步压入孔洞周侧的土层中,形成孔洞深处的锚固结构,从而使得该固定结构更加有效的抓紧在深层土层中,增强固定结构自身的稳定性,还能够通过填充混凝土进行进一步加固,提升对基坑整体的支撑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坑固定结构,特别是涉及应用于桩体支护领域的一种支护桩体的基坑固定结构


技术介绍

1、支护是为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挡、加固与保护措施,一般的支护结构位移控制以水平位移为主,主要是水平位移较直观,易于监测。水平位移控制与周边环境的要求有关,这就是通常规范中所谓的基坑安全等级的划分,对于基坑周边有较重要的构筑物需要保护的,则应控制小变形,此即为通常的一级基坑的位移要求;对于周边空旷,无构筑物需保护的,则位移量可大一些,理论上只要保证稳定即可,此即为通常所说的三级基坑的位移要求;介于一级和三级之间的,则为二级基坑的位移要求,其中一些桩体通过将锚杆斜向插入桩间留土的内部。

2、单一的斜桩或斜直交替桩支护深度较浅,控制变形能力也有限,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斜桩支护的推广应用。

3、公告号为cn111705813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组合式倾斜桩锚杆基坑支护体系及支护方法,通过将倾斜桩的斜撑作用和锚杆的锚固作用结合,减小桩身弯矩,降低支护桩混凝土方量及配筋用量,节约材料成本,降低整体工程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支护桩体的基坑固定结构,包括主撑杆(1),所述主撑杆(1)前端通过转动件转动连接有钻头(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撑杆(1)外侧活动套设有可分裂组合的套筒,所述套筒内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用于调整套筒的形态,所述套筒的形态包括组合时的圆筒状以及分裂后沿主撑杆(1)的径向运动的片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护桩体的基坑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由若干个弧形的组合管瓣(3)组成,若干个弧形的组合管瓣(3)组合时形成圆筒,若干个所述组合管瓣(3)组合时相邻的两个组合管瓣(3)贴合的侧壁形成密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支护桩体的基坑固定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护桩体的基坑固定结构,包括主撑杆(1),所述主撑杆(1)前端通过转动件转动连接有钻头(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撑杆(1)外侧活动套设有可分裂组合的套筒,所述套筒内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用于调整套筒的形态,所述套筒的形态包括组合时的圆筒状以及分裂后沿主撑杆(1)的径向运动的片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护桩体的基坑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由若干个弧形的组合管瓣(3)组成,若干个弧形的组合管瓣(3)组合时形成圆筒,若干个所述组合管瓣(3)组合时相邻的两个组合管瓣(3)贴合的侧壁形成密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支护桩体的基坑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支护桩体的基坑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转动连接座(501)和第二转动连接座(502),所述第一转动连接座(501)与活动套管(4)外侧固定,所述第二转动连接座(502)与组合管瓣(3)内侧固定,所述驱动支撑杆(5)两端分别与第一转动连接座(501)以及第二转动连接座(502)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支护桩体的基坑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组合管瓣(3)外侧壁均一体成型有凸棱块(30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灏于科黄运昌柳成林王修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第四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