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率变换设备和储能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49190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21 13:09
功率变换设备和储能设备,涉及储能设备散热技术领域,包括,包括壳体和第一隔板,壳体内具有第一容纳腔,第一隔板将第一容纳腔分隔成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第一通道内设置有第一元器件,第二通道内设置有第二元器件;第一隔板上设置有第一通风孔,第一通风孔连通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壳体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第一通道、第一通风孔、第二通道和出风口依次连通,以形成通风通道。本申请通过构造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两个腔体,可以将功率变换设备中不同功率以及功率密度的器件进行分区,并将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设置成串联的通风通道,依次为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内的元器件进行散热,提高了通风散热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储能设备散热,特别涉及一种功率变换设备和储能设备


技术介绍

1、随着新能源行业的发展,功率转换等设备的功率不断提升,其内部器件的功耗也不断增大。随着逆变器的功率和功率密度等越来越大,逆变器机箱内部在板器件、单板通流和线缆等发热量和热耗密度也越来越大,而电解电容等热敏感器件都在机箱内部,机箱内部温升直接决定着这些器件寿命,从而影响逆变器的寿命和失效率。

2、目前,组串式逆变器等功率变换设备可采用分腔设计,功率较高的电子器件位于高规格器件区域,外部风扇、换热器和电感(低功率器件)等位于低规格器件区域。而散热系统是同一组风扇向机箱内吹入冷媒风,冷却风分成两部分以分别进入到不同规格的器件区域,散热风量难以满足目前高功率和高功率密度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功率变换设备和储能设备,通过构造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两个腔体,可以将功率变换设备中不同功率以及功率密度的器件进行分区,并将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设置成串联的通风通道,从进风口进入的冷却风可以依次经过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先为第一通道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功率变换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第一隔板,所述壳体内具有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隔板将所述第一容纳腔分隔成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内设置有第一元器件,所述第二通道内设置有第二元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变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内设置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将所述第一通道分隔为第一子通道和第二子通道,所述第二隔板上设置有第二通风孔,所述第二通风孔连通所述第一子通道和第二子通道,所述第一通风孔连接所述第二子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所述第一元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子通道和所述第二子通道中的至少一个通道内,所述第一通风孔和所述进风口位于所述第一隔板延伸方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功率变换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第一隔板,所述壳体内具有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隔板将所述第一容纳腔分隔成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内设置有第一元器件,所述第二通道内设置有第二元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变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内设置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将所述第一通道分隔为第一子通道和第二子通道,所述第二隔板上设置有第二通风孔,所述第二通风孔连通所述第一子通道和第二子通道,所述第一通风孔连接所述第二子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所述第一元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子通道和所述第二子通道中的至少一个通道内,所述第一通风孔和所述进风口位于所述第一隔板延伸方向上的同一侧,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第一隔板延伸方向上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功率变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板为电路板,或者所述第二隔板上设置有电路板。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功率变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在延伸方向上背离所述进风口的一端设置有第三通风孔,所述第一子通道和所述第二子通道中的至少一个通过所述第三通风孔与所述第二通道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变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风孔位于所述第一隔板在延伸方向上背离所述进风口的一侧,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第一隔板延伸方向上的同侧。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功率变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内设置有第一风扇,所述第二通道内设置有第二风扇,所述第一风扇的总风量小于所述第二风扇的总风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发明李泉明武昊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