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智能化工程用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49052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21 13: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智能化工程用检测装置。冲击台对石膏板材进行冲击检测时,若板材的质量较差,则冲击台下落对板材进行撞击时,冲击台会直接穿过板材,导致冲击台紧紧卡在板材内,人工不便将板材从冲击台上拔出,降低了检测效率。一种建筑智能化工程用检测装置,包括有底座等;还包括有矩形板和固定环等;检测组件连接有矩形板;矩形板下侧固接有固定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前后两个滑动架和滑块,使两个滑块共同带动固定环和冲头沿着对应的滑动架向下移动,提高冲击震动的平衡性,并且通过在连接条与凹槽之间填充橡胶,从而对冲击震动进行缓冲,减小滑块在滑动架上的滑动精度,提高检测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智能化工程用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1、现有中国专利:cn220690708u,公开了一种建筑板材抗冲击检测装置,其通过设置的可旋转的旋转座多个配重块的支撑,可实现对多个配重块旋转与前侧的升降板和冲击台对应,然后利用滑槽与滑条的连接,可将需要使用的配重块直接的滑动到冲击台上,省去了对配重块的搬运,操作方便。

2、石膏板材作为建筑行业内常见的墙面装饰板材,使用形式一般为作为一块一块的零件,共同拼合成一整面墙体,安装好后将成为墙体最外层的部分,所以也是生活中与人类接触最频繁的部分,经常要面临磕碰、撞击的影响,因此其抗冲击能力是检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但是在冲击台石膏板材进行冲击检测时,若板材的质量较差,则冲击台下落对板材进行撞击时,冲击台会直接穿过板材,导致冲击台紧紧卡在板材内,人工不便将板材从冲击台上拔出,降低了检测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冲击台下落对板材进行撞击时,冲击台可能会直接穿过板材,导致冲击台紧紧卡在板材内,人工不便将板材从冲击台上拔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智能化工程用检测装置,包括有底座(1)、固定座(2)和检测组件;底座(1)固接有两个固定座(2);底座(1)连接有检测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矩形板(101)、固定环(102)、冲头(103)、输料环(105)和输料管(107);检测组件连接有矩形板(101);矩形板(101)下侧固接有固定环(102);固定环(102)开设有若干个圆孔(102a);固定环(102)开设有若干个环形槽(102b),且环形槽(102b)与圆孔(102a)连通;固定环(102)内侧固接有冲头(103);冲头(103)开设有若干个竖槽(103a),且竖槽(103a)与圆孔(102a)连通;矩形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智能化工程用检测装置,包括有底座(1)、固定座(2)和检测组件;底座(1)固接有两个固定座(2);底座(1)连接有检测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矩形板(101)、固定环(102)、冲头(103)、输料环(105)和输料管(107);检测组件连接有矩形板(101);矩形板(101)下侧固接有固定环(102);固定环(102)开设有若干个圆孔(102a);固定环(102)开设有若干个环形槽(102b),且环形槽(102b)与圆孔(102a)连通;固定环(102)内侧固接有冲头(103);冲头(103)开设有若干个竖槽(103a),且竖槽(103a)与圆孔(102a)连通;矩形板(101)固接有输料环(105),且输料环(105)与冲头(103)固接;矩形板(101)固接有输料管(107),且输料管(107)与输料环(105)固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智能化工程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弹力环(108);矩形板(101)固接有弹力环(108),且弹力环(108)与固定环(102)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智能化工程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圆环(1010);每个环形槽(102b)各固接有一个圆环(1010);每个环形槽(102b)各设有一个导向环(1010a),且导向环(1010a)位于对应的圆环(1010)下方,且导向环(1010a)的横截面呈三角形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智能化工程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限位环(10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明高进凯高恺琳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嘉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