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孔碳纳米片负载双金属磷化物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488799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21 13: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孔碳纳米片负载双金属磷化物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催化剂包括多孔碳纳米片和负载在其上的磷化钼/磷化钨纳米异质结。制备方法包括:将七钼酸铵、偏钨酸铵制成Mo/W前体溶液,与多孔碳纳米片/三聚氰胺分散液混合,搅拌,超声,加入磷源制成催化剂前驱体粉末,煅烧,得到多孔碳纳米片负载双金属磷化物催化剂。本发明专利技术催化剂具有催化活性强、稳定性好等优点,用于去除油品中的有机硫化合物时能够在更少用量条件下实现对有机硫化合物的有效降解,并能实现超深度氧化脱硫,使用价值高和应用前景好。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绿色无污染等优点,可实现大规模生产,有利于工业化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多相催化技术及其石油化工,涉及一种用于氧化脱硫的催化剂,具体涉及一种多孔碳纳米片负载双金属磷化物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随运输行业仍然严重依赖含有大量有机硫化合物(如二苯并噻吩(dbt)和二甲基二苯并噻吩(dmdbt))的化石燃料,这些含硫化合物燃料的燃烧会引发严重的环境问题,导致硫氧化物废气的排放和酸雨的形成。加氢脱硫(hds)是去除硫化物的一种传统而常见的技术,然而,它在去除二苯并噻吩等具有高立体阻碍的多环芳香族硫化物时效率较低。作为一种替代技术,氧化脱硫(ods)具有广阔的前景,可在温和条件(低温和反应压力)下去除难去除的芳香族硫化物,而无需h2的辅助,从而实现深度脱硫。

2、目前,许多均相和异相催化剂,包括有机过酸、离子液体、深共晶溶剂、聚氧化金属、金属氧化物、碳纳米管、金属硅酸盐沸石和金属有机框架等,已被应用于ods技术。然而,由于这些催化剂活性低、可回收性差、再生困难、毒性大,而且在催化剂制备或反应过程中偶尔会对设备造成腐蚀,这导致大多数催化剂在实际应用中并不理想。为此,本申请专利技术人提出了一种磷化钼复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孔碳纳米片负载双金属磷化物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孔碳纳米片和磷化钼/磷化钨纳米异质结,所述磷化钼/磷化钨纳米异质结负载在多孔碳纳米片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碳纳米片负载双金属磷化物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磷化钼/磷化钨纳米异质结与多孔碳纳米片的质量比为0.1~0.8∶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孔碳纳米片负载双金属磷化物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碳纳米片上分布着均匀的纳米级小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孔碳纳米片负载双金属磷化物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磷化钼/磷化钨纳米异质结中磷化钼的质量含量为20%~6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孔碳纳米片负载双金属磷化物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孔碳纳米片和磷化钼/磷化钨纳米异质结,所述磷化钼/磷化钨纳米异质结负载在多孔碳纳米片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碳纳米片负载双金属磷化物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磷化钼/磷化钨纳米异质结与多孔碳纳米片的质量比为0.1~0.8∶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孔碳纳米片负载双金属磷化物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碳纳米片上分布着均匀的纳米级小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孔碳纳米片负载双金属磷化物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磷化钼/磷化钨纳米异质结中磷化钼的质量含量为20%~60%;所述磷化钼/磷化钨纳米异质结的平均粒径为20nm~60nm。

5.一种多孔碳纳米片负载双金属磷化物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孔碳纳米片负载双金属磷化物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mo/w前体溶液与所述多孔碳纳米片/三聚氰胺分散液的体积比为0.5~1∶1;所述mo/w前体溶液中七钼酸铵与偏钨酸铵的浓度之和为0.01mol/l~0.06mol/l;所述mo/w前体溶液中七钼酸铵与偏钨酸铵的摩尔比为0.4~7∶1;所述多孔碳纳米片/三聚氰胺分散液由三聚氰胺、多孔碳纳米片与水混合后制得;所述多孔碳纳米片/三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春平邹俊聪翟啸宇杜诚林燕李翔罗彩玉钟袁元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