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饱和加压舱气压稳定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248720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21 13: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饱和加压舱气压稳定系统及气体稳定方法,饱和加压舱气压稳定系统包括舱室本体、供氧装置、气体混合件、送风模块、回风口、排风口和控制器,气体混合件的外壁上设置有回风进气管、氧气进气管和排气管,回风口通过回风管连通至气体混合件的回风进气管,供氧装置通过补氧管连通至氧气进气管,排气管通过送风管连通至送风模块,回风管还通过排风管连通至排风口,在补氧管和排风管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流量调节阀和第二流量调节阀。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合理设计气流路径、气体混合件结构以及流量调节,有效地混合气体和实现舱内气体总量稳定,并通过送风模块的设计和空气扩散组件的移动,实现了舱内气压和气体浓度的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属于饱和潜水环控领域和高压舱室环境控制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饱和加压舱气压稳定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1、大深度饱和潜水作业指潜水员直接暴露在水下超过120米(甚至可达300-500米)的长时间潜水工作。此种作业方式下,潜水员首先需在高压环境舱内长时间停留以适应大深度水下高压环境,随后再直接出入大深度水下开展工作,持续时间可达1个月之久。潜水员在高压环境舱内适应高压环境和休息时,需摄入氧气、同时呼出二氧化碳以维持自身健康需要。在现有的饱和潜水舱中,补充氧气时通常采用纯氧与回风管路的回风进行混合后,经环控机处理回风后经送风主管快速送入室内,氧气流量和时间一般为100 l/min和10min。在补氧阶段,舱内氧气浓度逐渐上升,在补氧结束后达到稳定。

2、然而,现有的补氧方法存在一些显著的问题。首先,在补氧阶段,如果送风管内高氧分压的气体不能在舱内快速扩散和均衡,就可能造成舱内某些局部区域氧分压过高,导致潜水员发生“醉氧”现象,这种情况对潜水员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并且由于氧气相对于氦气的密度较大,这种物理特性使得在高压舱内,氧气容易在舱内底部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饱和加压舱气压稳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饱和加压舱气压稳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模块(4)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饱和加压舱气压稳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舱室本体(1)包括休息区(13)和工作区(14),所述休息区(13)和工作区(14)采用隔板(15)进行分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饱和加压舱气压稳定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氧浓度计和多个气体压力传感器,在所述舱室本体(1)间隔布置,分别用于监测舱室本体(1)内的氧气浓度和舱室本体(1)内气压,所述氧浓度计和所述气体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饱和加压舱气压稳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饱和加压舱气压稳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模块(4)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饱和加压舱气压稳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舱室本体(1)包括休息区(13)和工作区(14),所述休息区(13)和工作区(14)采用隔板(15)进行分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饱和加压舱气压稳定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氧浓度计和多个气体压力传感器,在所述舱室本体(1)间隔布置,分别用于监测舱室本体(1)内的氧气浓度和舱室本体(1)内气压,所述氧浓度计和所述气体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饱和加压舱气压稳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风管(7)上设置有第一风机(71)和空气处理装置(72),所述空气处理装置(72)用于过滤所述回风管(7)内流过的回风气体。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辉徐巍王学军赵磊李明宇邹军谭颖阮炜甘霖杨振宇彭涛史战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