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旅游,尤其涉及一种抗震减排的移动旅游装置。
技术介绍
1、在旅游时,有时候会在目的地设置有集装箱改造房或者铝合金活动板房,从而供给人们居住,而改造房需要改变位置时,需要移动旅游装置对改造房进行移动;但现有的移动旅游装置一般不具有抗震减排结构,当设备移动到颠簸地段时,会对改造房造成影响,降低了设备的使用效果,而且改造房在拆卸时,需要人工对改造房进行推送,增加了人工负担,降低了推送效果,而且在改造房需要安装时,没法自动对改造房进行限位安装,需要人工对改造房进行螺纹安装,增加了安装难度,降低了改造房的安装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抗震减排的移动旅游装置,可以通过抗震减排结构对设备进行减震处理,当遇到颠簸地段时,降低了对改造房的影响,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效果,而且在改造房拆卸时,在解除设备地限制后,无需人工对改造房进行推送,降低了人工负担,提高了改造房的推动效果,而且在改造房进行安装时,可以自动对改造房进行限位安装,无需通过螺栓等结构进行安装,简化了安装过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震减排的移动旅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座主体(1)、收纳盒(2)、减震减排组件(3)、推送组件(4)和限位组件(5),所述移动座主体(1)的顶端外壁上对称贯通连接有收纳盒(2),所述收纳盒(2)内安装有减震减排组件(3),所述移动座主体(1)的顶端安装有推送组件(4),所述移动座主体(1)的底端安装有限位组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减排的移动旅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杆(309)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3011),且第一弹簧(3011)的底端固接于第一升降板(302)的外壁上,所述第一弹簧(3011)套接于升降杆(3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震减排的移动旅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座主体(1)、收纳盒(2)、减震减排组件(3)、推送组件(4)和限位组件(5),所述移动座主体(1)的顶端外壁上对称贯通连接有收纳盒(2),所述收纳盒(2)内安装有减震减排组件(3),所述移动座主体(1)的顶端安装有推送组件(4),所述移动座主体(1)的底端安装有限位组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减排的移动旅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杆(309)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3011),且第一弹簧(3011)的底端固接于第一升降板(302)的外壁上,所述第一弹簧(3011)套接于升降杆(309)的外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减排的移动旅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组件(4)包括移动槽(401)、第一转动槽(402)、调节轮(403)、移动框架(404)、导向孔(405)、支撑框(406)、导向杆(407)和第二弹簧(408),所述移动座主体(1)的顶端开设有移动槽(401),所述移动槽(401)的顶端内壁上分布开设有第一转动槽(402),所述第一转动槽(402)的两侧内壁上转动连接有调节轮(403),所述调节轮(403)的上方安装有移动框架(404),所述收纳盒(2)的两侧外壁上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框(406),两个所述支撑框(406)的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导向杆(407),所述移动框架(404)的一侧对应导向杆(407)位置对称开设有导向孔(405),所述支撑框(406)的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408),且第二弹簧(408)的另一端固接于移动框架(404)的外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减排的移动旅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5)包括收纳槽(501)、第二转动槽(502)、第二升降孔(503)、第二电机(504)、第三齿轮(505)、第二升降板(506)、限位档...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