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尤其涉及一种电箱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1、在对电箱进行施工时,通常将电箱放置于建筑墙体的预留孔内,之后向预留孔内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后,电箱即可嵌入墙体的混凝土结构内。为了避免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电箱发生变形,现有技术中通常在电箱内加入木方或泡沫等材料进行填充,然而这种方式支撑强度不够,电箱仍然会出现变形情况,同时还会造成施工材料的浪费,增加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箱支撑装置,能避免电箱发生变形,调节方便,节省施工成本。
2、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电箱支撑装置,包括:
4、两个在第一方向上间距可调的第一支撑板,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板能与电箱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两个第一侧面一一对应抵接;
5、两个在第二方向上间距可调的第二支撑板,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板能与所述电箱在所述第二方向的两个第二侧面一一对应抵接,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6、两个第一调节组件,两
...【技术保护点】
1.电箱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箱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杆(33)与所述第一支撑板(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调节筒(31)内设置有第一内螺纹,所述第一调节杆(33)通过所述第一内螺纹与所述第一调节筒(31)螺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箱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1)上设置有第一定位筒(11),所述第一调节杆(33)能插入所述第一定位筒(11)并与所述第一定位筒(11)转动配合,且所述第一定位筒(11)能插入所述第一调节筒(31)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箱支撑装置,其
...【技术特征摘要】
1.电箱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箱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杆(33)与所述第一支撑板(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调节筒(31)内设置有第一内螺纹,所述第一调节杆(33)通过所述第一内螺纹与所述第一调节筒(31)螺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箱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1)上设置有第一定位筒(11),所述第一调节杆(33)能插入所述第一定位筒(11)并与所述第一定位筒(11)转动配合,且所述第一定位筒(11)能插入所述第一调节筒(31)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箱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杆(33)远离所述第一调节筒(3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同轴连接的第一插接部(331)和第一抵接部(332),所述第一插接部(331)能插入所述第一定位筒(11),所述第一抵接部(332)能与所述第一定位筒(11)的端部限位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箱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杆(33)上设置有第一旋拧部(333),所述第二调节杆(34)上设置有第二旋拧部(343),所述第一旋拧部(333)被配置为旋拧所述第一调节杆(33),所述第二旋拧部(343)被配置为旋拧所述第二调节杆(34)。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电箱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调节组件(4),所述第二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启萌,赵祎,董晓阳,向明,任亭蔚,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五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