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属于电子雾化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雾化设备的供电装置和雾化设备。
技术介绍
1、雾化设备由供电装置和雾化装置组合连接形成,供电装置用于向雾化装置供电,以使雾化装置能够正常工作,雾化装置工作时通过内部设置的雾化组件能将存储的待雾化液体转化为雾化气体,以供用户抽吸。为使用户抽吸时雾化装置能自动启动工作,在供电装置内部设有咪头和咪头气道,咪头通过咪头气道连通雾化装置内部的雾化气道,从而在用户抽吸时,咪头能够感应咪头气道内的气压变化以控制供电装置向雾化装置供电。
2、但是,在用户使用雾化设备抽吸的过程中以及抽吸之后,部分雾化气体会残留在雾化气道中形成冷凝液,此部分冷凝液容易沿着雾化气道和咪头气道滴落到咪头上,从而造成咪头污染和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雾化设备的供电装置和雾化设备,旨在解决现有雾化设备的冷凝液容易沿着雾化气道和咪头气道滴落到咪头上,从而造成咪头污染和损坏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雾化设备的供电装置,所述供电装置用于与雾化装置组合连接形成所述雾化设备,所述雾化装置内设有与外界连通的雾化气道,所述雾化装置内产生的雾化气体经由所述雾化气道排出到外界,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壳体内还构造有第二容纳腔以及连通所述第二容纳腔与所述第一容纳腔的第二进气道,所述第二容纳腔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气道的侧壁上设有连通缺口,所述咪头气道经所述连通缺口与所述第一进气道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雾化设备的供电装置,所述供电装置用于与雾化装置组合连接形成所述雾化设备,所述雾化装置内设有与外界连通的雾化气道,所述雾化装置内产生的雾化气体经由所述雾化气道排出到外界,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壳体内还构造有第二容纳腔以及连通所述第二容纳腔与所述第一容纳腔的第二进气道,所述第二容纳腔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气道的侧壁上设有连通缺口,所述咪头气道经所述连通缺口与所述第一进气道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气道与所述第二进气道连通,且所述第一进气道与所述第二进气道相互正对设置,所述硅胶座在所述第一进气道靠近所述第二进气道一端的端面上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用于密封所述第一进气道与所述第二进气道的连通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座设有安装槽,所述咪头容纳于所述安装槽,且所述咪头在所述安装槽内的一侧与所述咪头气道连通,所述硅胶座上还设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环绕所述安装槽的外缘以及所述咪头气道的外缘设置,所述第二密封圈抵接于所述电池壳体的内壁。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壳体内还构造有第三容纳腔,所述第三容纳腔位于所述第二容纳腔的下方,所述第三容纳腔与所述第一容纳腔并排设置,所述第三容纳腔内安装有主控板,所述主控板与所述咪头电连接,且所述主控板与所述电池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壳体包括上盖及主壳体,所述上盖连接于所述主壳体设有开口的一端,所述上盖与所述主壳体围成一内部空间,所述主壳体内沿横向设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主壳体、所述上盖构造出所述第二容纳腔,所述主壳体内位于所述第一隔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国柱,江希,董申恩,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斯科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