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流馈电级联拓扑及其数字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48401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21 13:03
为了实现输出可调的高压输出,通常采用开关管交错并联的Buck级再级联H桥的电流馈电拓扑。这类拓扑都是采用模拟控制方式,通过运放和集成IC,实现输出控制。但是模拟控制需要较复杂的电路,比如采样电路和调制电路,通常占空大量的波形板空间,存在模拟电路体积大、易受干扰、维修困难等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电流馈电级联拓扑及其数字控制方法,涉及电流馈电领域,通过AD模块采集电感电流、输出电流和输出电压,经过DSP模块求取电感电流平均值,作为电流内环反馈,再经过电压和电流内外环路PI计算后,实现PWM输出,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流馈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流馈电级联拓扑及其数字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电流馈电拓扑具有减小电感体积,增加电源功率密度,防止全桥电路直通的特点,在特定场合具有明显优势。为了实现电源的输出可调,通常采用buck级联h桥的电流馈电拓扑。为了实现更大的功率输出,通常将buck级的开关管进行并联,实现交错导通。这类拓扑都是采用模拟控制方式,通过运放和集成ic,实现输出控制。但是模拟控制需要较复杂的电路,比如采样电路和调制电路,通常占空大量的波形板空间,存在模拟电路体积大、易受干扰、维修困难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流馈电级联拓扑的控制方法,使用数字控制,有效减小电源体积。

2、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电流馈电级联拓扑,包括级联的buck电路和h桥,buck电路的开关管为并联的两个开关管s5、s6,s5的一端连接电源正极,另一端连接电感l1的一端和二极管d5的负极,电感l1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6的正极连接,d6的负极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流馈电级联拓扑,其特征在于,包括级联的buck电路和H桥,buck电路的开关管为并联的两个开关管S5、S6,S5的一端连接电源正极,另一端连接电感L1的一端和二极管D5的负极,电感L1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6的正极连接,D6的负极连接电源正极,D5正极与电源负极连接,H桥包括两个桥臂,第一桥臂包括串联的开关管S1、S2,第二桥臂包括串联的开关管S3、S4,H桥的一端连接二极管D6的正极,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5正极,第一桥臂中点和第二桥臂中点连接变压器原边两端,变压器副边的一端连接二极管D1正极,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3正极,D1正极与二极管D2负极连接,D1负极与D3负极连接,D3正极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流馈电级联拓扑,其特征在于,包括级联的buck电路和h桥,buck电路的开关管为并联的两个开关管s5、s6,s5的一端连接电源正极,另一端连接电感l1的一端和二极管d5的负极,电感l1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6的正极连接,d6的负极连接电源正极,d5正极与电源负极连接,h桥包括两个桥臂,第一桥臂包括串联的开关管s1、s2,第二桥臂包括串联的开关管s3、s4,h桥的一端连接二极管d6的正极,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5正极,第一桥臂中点和第二桥臂中点连接变压器原边两端,变压器副边的一端连接二极管d1正极,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3正极,d1正极与二极管d2负极连接,d1负极与d3负极连接,d3正极与二极管d4负极连接,d4正极与d2正极连接,电容c1一端连接d3负极,另一端连接d4正极。

2.一种电流馈电级联拓扑的数字控制方法,用于控制权利要求1所述电流馈电级联拓扑,其特征在于,通过ad模块采集电感电流、输出电流和输出电压,经过dsp模块求取电感电流平均值,作为电流内环反馈,再经过电压和电流内外环路pi计算后,实现pwm输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流馈电级联拓扑的数字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ad模块通过隔离采样的方式进行输出电流和输出电压的采样,pwm调制采用对称式调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流馈电级联拓扑的数字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h桥开关管s1、s2……s4的驱动信号为定频定占空比,占空比大于0.5,且s1、s2的驱动信号存在重叠导通,s3、s4的驱动信号存在重叠导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电流馈电级联拓扑的数字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洪超王森张续鹏石文文王廷正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艾诺智能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