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造粒用余热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48312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21 13:0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造粒用余热利用装置,包括底板,底板上表面与支撑架固定连接,支撑架与造粒塔外侧固定连接,造粒塔外侧与输气管一端固定连接,输气管另一端与连接头一固定连接,输气管一侧设置有过滤筒,过滤筒两侧与连接头二固定连接,过滤筒外侧与压力传感器固定连接,过滤筒内部与过滤板固定连接,过滤板中心与转动轴转动连接,转动轴外侧与若干螺旋桨固定连接。本技术通过过滤筒、过滤板、转动轴、螺旋桨和刷板,避免灰尘堵塞过滤板的情况,并可对过滤筒的堵塞进行检测,确保过滤板的过滤效果,通过换热筒、换热管、进水管和出水管提高余热利用的效率,减少热量的耗损,增大了换热的接触面积,提高余热利用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余热利用,具体为一种造粒用余热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1、在食品、制药、化工行业中需要对原料进行造粒加工。喷雾干燥造粒作为现代主要造粒技术之一,被广泛地使用在不同性质的产品上。余热是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在能源利用设备中没有被利用的能源,也就是多余、废弃的能源。而余热回收利用是提高经济性、节约燃料的一条重要途径。

2、传统的余热利用装置通过在管道外设置环形水管进行热交换实现余热利用的效果,这样水管与管体接触面积有限,导致余热利用效率较低;此外,大多余热利用装置通过过滤板将热空气中的灰尘以及杂质拦截,在长时间使用后过滤板会发生堵塞影响过滤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造粒用余热利用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造粒用余热利用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表面与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与造粒塔外侧固定连接,所述造粒塔外侧与输气管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输气管另一端与连接头一固定连接,所述输气管一侧设置有过滤筒,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造粒用余热利用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表面与支撑架(2)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2)与造粒塔(3)外侧固定连接,所述造粒塔(3)外侧与输气管(4)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输气管(4)另一端与连接头一(5)固定连接,所述输气管(4)一侧设置有过滤筒(6),所述过滤筒(6)两侧与连接头二(7)固定连接,所述过滤筒(6)外侧与压力传感器(8)固定连接,所述过滤筒(6)内部与过滤板(9)固定连接,所述过滤板(9)中心与转动轴(10)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10)外侧与若干螺旋桨(11)固定连接,所述螺旋桨(11)外侧与两个对称的刷板(12)固定连接,所述底板(1)上表面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造粒用余热利用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表面与支撑架(2)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2)与造粒塔(3)外侧固定连接,所述造粒塔(3)外侧与输气管(4)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输气管(4)另一端与连接头一(5)固定连接,所述输气管(4)一侧设置有过滤筒(6),所述过滤筒(6)两侧与连接头二(7)固定连接,所述过滤筒(6)外侧与压力传感器(8)固定连接,所述过滤筒(6)内部与过滤板(9)固定连接,所述过滤板(9)中心与转动轴(10)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10)外侧与若干螺旋桨(11)固定连接,所述螺旋桨(11)外侧与两个对称的刷板(12)固定连接,所述底板(1)上表面与换热筒(13)固定连接,所述换热筒(13)内部与下挡板(14)固定连接,所述下挡板(14)上表面与若干换热管(15)固定连接,所述换热管(15)顶部与上挡板(16)固定连接,所述底板(1)上表面与水箱(17)固定连接,所述水箱(17)外侧与进水管(18)固定连接,所述进水管(18)外侧与水泵(19)固定连接,所述水箱(17)顶部与出水管(20)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换热筒(13)内部与净化板(21)固定连接,所述换热筒(13)顶部开设排气管(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造粒用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气管(4)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输气管(4)一端分别与造粒塔(3)和换热筒(13)外侧固定连接,所述输气管(4)一端与连接头一(5)固定连接,所述输气管(4)通过固定螺栓与连接头二(7)配合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练永志宋渊博孙中涛王国兵付海清刘超
申请(专利权)人:德州八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