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铝合金与混合配筋混凝土组合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48240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21 13: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铝合金与混合配筋混凝土组合梁,包括有框型的梁体,所述梁体内设置竖梁,梁体外侧设置有U型壳体,位于竖梁与U型壳体各耳板段之间均设置有若干拉紧部件,所述拉紧部件包括有固定在竖梁上的内固定座以及固定在U型壳体耳板段内表面上的外固定座,所述内固定座上连接有衔接座,所述衔接座的端面转动连接有旋柄,所述旋柄内螺纹插接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一端穿过旋柄,位于衔接座内设置,另一端连接有辅助固定座,所述辅助固定座与外固定座之间设置应力拉伸弹簧,所述应力拉伸弹簧一端辅助固定座连接,另一端与外固定座连接,由于U型壳体的设置,能够减少砼浇筑前设立模板的工序,加快了施工进度,提高了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结构的,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铝合金与混合配筋混凝土组合梁


技术介绍

1、现有的中国专利数据库中,公开了名称为一种轻钢格栅混凝土叠合梁的专利,申请号为cn201810999997.4,申请日为2018-08-30,一种轻钢格栅混凝土叠合梁,包括两榀沿梁纵向延伸的侧立平面轻钢桁架,两榀侧立平面轻钢桁架的底部通过多道拉结钢筋i连接在一起,在两榀侧立平面轻钢桁架的外侧均连接有水泥纤维板梁侧模,在两榀侧立平面轻钢桁架的底部设有水泥纤维板梁底模,两个水泥纤维板梁侧模和一个水泥纤维板梁底模构成横断面为槽形的水泥纤维板梁模,在水泥纤维板梁模内浇筑有混凝土实体,混凝土实体、两榀侧立平面轻钢桁架以及水泥纤维板梁模叠合为整体,形成整体受力的叠合梁。本专利技术大大降低了施工现场的预制梁吊装重量,使施工流程经济安全;可以做到零模板使用,可不配或少配钢筋,极大缩短工期,降低工程造价。

2、现有技术中混合配筋混凝土梁在重载作用下存在混凝土开裂、挠度较大的情况,刚度相对较低,因此本文旨在提出一种新型铝合金与混合配筋混凝土组合梁,通过设置u型外壳,减少砼浇筑前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铝合金与混合配筋混凝土组合梁,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框型的梁体(1),所述梁体(1)内设置竖梁(2),梁体(1)外侧设置有U型壳体(3),位于竖梁(2)与U型壳体(3)各耳板段之间均设置有若干拉紧部件,所述拉紧部件包括有固定在竖梁(2)上的内固定座(4)以及固定在U型壳体(3)耳板段内表面上的外固定座(5),所述内固定座(4)上连接有衔接座(6),所述衔接座(6)的端面转动连接有旋柄(7),所述旋柄(7)内螺纹插接有调节螺杆(8),所述调节螺杆(8)一端穿过旋柄(7),位于衔接座(6)内设置,另一端连接有辅助固定座(9),所述辅助固定座(9)与外固定座(5)之间设置应力拉伸弹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铝合金与混合配筋混凝土组合梁,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框型的梁体(1),所述梁体(1)内设置竖梁(2),梁体(1)外侧设置有u型壳体(3),位于竖梁(2)与u型壳体(3)各耳板段之间均设置有若干拉紧部件,所述拉紧部件包括有固定在竖梁(2)上的内固定座(4)以及固定在u型壳体(3)耳板段内表面上的外固定座(5),所述内固定座(4)上连接有衔接座(6),所述衔接座(6)的端面转动连接有旋柄(7),所述旋柄(7)内螺纹插接有调节螺杆(8),所述调节螺杆(8)一端穿过旋柄(7),位于衔接座(6)内设置,另一端连接有辅助固定座(9),所述辅助固定座(9)与外固定座(5)之间设置应力拉伸弹簧(10),所述应力拉伸弹簧(10)一端辅助固定座(9)连接,另一端与外固定座(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铝合金与混合配筋混凝土组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固定座(5)包括有与u型壳体(3)耳板段内侧连接的基板(501),基板(501)上设置有两横板(502),两横板(502)之间穿插有销轴(503),所述应力拉伸弹簧(10)自由端与销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晓峰柏长芊胡锦洋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