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作效率高的全自动智能绕线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48222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21 13:0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工作效率高的全自动智能绕线机,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框架,所述框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贯穿至框架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调节箱,所述调节箱内腔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往复丝杆,所述往复丝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本技术通过底板、框架、电动推杆、调节箱、第一电机、往复丝杆、螺纹套、衔接块、缓冲盒和限位环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全自动智能绕线机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无法对箱体的位置进行调节,导致箱体收卷的不够美观,且不够均匀整齐,同时不具有缓冲结构,易造成卡顿,从而不利于实际使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全自动智能绕线机,具体为一种工作效率高的全自动智能绕线机


技术介绍

1、全自动绕线机就是把线状的物体缠绕到特定的工件上的机器,全自动绕线机是才发展起来的新机种,采用可编程控制器作为设备的控制核心,配合机械手、气动控制元件和执行附件来完成自动排线、自动缠脚、自动剪线、自动装卸骨架等功能,这种机型的生产效率极高,大大的降低了对人工的依赖。

2、如中国技术提供了“一种工作效率高的全自动智能绕线机”,其公告号为:cn216105335u,本技术通过底板、自动智能绕线机本体、调节箱、驱动箱、双轴电机、螺纹杆、螺纹套、推杆、竖杆、横板、第一齿板、齿轮、传动杆、第二齿板、活动块、支杆、调节杆、第一调节辊和第二调节辊的配合使用,具备方便调节张力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工作效率高的全自动智能绕线机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方便对线材输送时的张紧度进行调节,线材输送时的张力过大时,线材会产生缠绕的情况,从而容易降低全自动智能绕线机实用性的问题,但是该专利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无法对线体的位置进行调节,导致线体收卷的不够美观,且不够均匀整齐,同时不具有缓冲结构,易造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作效率高的全自动智能绕线机,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框架(2),所述框架(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3),所述电动推杆(3)的输出端贯穿至框架(2)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调节箱(4),所述调节箱(4)内腔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5),所述第一电机(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往复丝杆(6),所述往复丝杆(6)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7),所述螺纹套(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衔接块(8),所述衔接块(8)远离螺纹套(7)的一端贯穿至调节箱(4)的底部并固定连接有缓冲盒(9),所述缓冲盒(9)的底部设置有限位环(10)。

>2.根据权利要求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作效率高的全自动智能绕线机,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框架(2),所述框架(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3),所述电动推杆(3)的输出端贯穿至框架(2)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调节箱(4),所述调节箱(4)内腔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5),所述第一电机(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往复丝杆(6),所述往复丝杆(6)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7),所述螺纹套(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衔接块(8),所述衔接块(8)远离螺纹套(7)的一端贯穿至调节箱(4)的底部并固定连接有缓冲盒(9),所述缓冲盒(9)的底部设置有限位环(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作效率高的全自动智能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盒(9)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簧(11),所述弹簧(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活动板(12),所述活动板(1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活动杆(13),所述活动杆(13)远离活动板(12)的一端贯穿至缓冲盒(9)的底部并与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蓬朝冯兰敬李会良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嘉尔成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