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桥梁及建筑结构,特别涉及一种附加摩擦阻尼的球型支座。
技术介绍
1、球型支座常用于桥梁工程中,可以承担桥梁竖向荷载,适应桥梁温度位移、梁端转角变化等,是桥梁工程建设中的关键部件。但是,常规的球型支座不具备减隔震功能,在地震作用下只能硬抗地震力,如果地震力超越设防地震,往往会出现桥墩损坏、梁体倾覆等危害。
2、因此,目前在地震区的桥梁,一般采用减隔震支座,往往不采用球型支座。现有技术中若将球型支座应用于高烈度地震区,就往往需要在桥梁或者建筑结构中额外设置抗拉结构、耗能结构以及防落梁结构等,导致抗震结构体系过于复杂,给施工、设计带来诸多不便,过多的产品结构也导致桥梁建设经济性差、维养困难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附加摩擦阻尼的球型支座,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球型支座难以适用于高烈度地震区桥梁,无法提供良好的竖向抗拉功能、高耗能功能以及极限位移处的防落梁功能等问题。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附加摩擦阻尼的球型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型支座包括阻尼器(2)以及自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座板(1)、中座板(5)、下座板(6),所述上座板(1)、中座板(5)之间设置平面摩擦副,所述中座板(5)、下座板(6)之间设置球面摩擦副;所述阻尼器(2)包括活塞杆(21)、缸体(23)、上端盖(22)、下端盖(24),所述缸体(23)的一端与上端盖(22)连接,另一端与下端盖(24)连接,所述缸体(23)具有内腔(233),所述活塞杆(21)包括摩擦活塞(212),所述摩擦活塞(212)被设置在内腔(233)中,所述缸体(23)的至少部分内腔壁能够与摩擦活塞(212)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附加摩擦阻尼的球型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型支座包括阻尼器(2)以及自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座板(1)、中座板(5)、下座板(6),所述上座板(1)、中座板(5)之间设置平面摩擦副,所述中座板(5)、下座板(6)之间设置球面摩擦副;所述阻尼器(2)包括活塞杆(21)、缸体(23)、上端盖(22)、下端盖(24),所述缸体(23)的一端与上端盖(22)连接,另一端与下端盖(24)连接,所述缸体(23)具有内腔(233),所述活塞杆(21)包括摩擦活塞(212),所述摩擦活塞(212)被设置在内腔(233)中,所述缸体(23)的至少部分内腔壁能够与摩擦活塞(212)过盈配合,所述阻尼器(2)的一端通过活塞杆(21)与上座板(1)连接,另一端与下座板(6)连接,或者,所述阻尼器(2)的一端通过活塞杆(21)与下座板(6)连接,另一端与上座板(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附加摩擦阻尼的球型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座板(1)朝向下座板(6)的侧面设置限位板(9),所述限位板(9)位于下座板(6)的外侧,所述限位板(9)朝向下座板(6)的一侧与下座板(6)的外侧壁之间设置导向摩擦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附加摩擦阻尼的球型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21)包括第一连接杆(211),所述第一连接杆(211)与摩擦活塞(212)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211)朝向上端盖(22)延伸并贯穿上端盖(22)至缸体(23)的外部,所述第一连接杆(211)远离摩擦活塞(212)的一端与上座板(1)或下座板(6)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附加摩擦阻尼的球型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233)包括圆锥腔(2332),所述摩擦活塞(212)被设置在圆锥腔(2332)内,所述圆锥腔(2332)的锥形侧壁能够与摩擦活塞(212)过盈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附加摩擦阻尼的球型支座,其特征在于,将第一连接杆(211)至下端盖(24)的方向记为k,在沿着k方向上,所述圆锥腔(2332)的横截面直径逐渐增大,所述圆锥腔(2332)的横截面最小直径<摩擦活塞(212)的最大外径<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家山,贾立志,何平根,顾海龙,路畅,郑朋飞,高健,杨康,崔冲,
申请(专利权)人:中船双瑞洛阳特种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