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光催化抗菌纳米材料的聚乳酸纺丝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47798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21 1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光催化抗菌纳米材料的聚乳酸纺丝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制备光催化抗菌纳米材料步骤、制备改性聚乳酸乳液步骤和制备基于光催化抗菌纳米材料的聚乳酸纺丝纤维步骤。该基于光催化抗菌纳米材料的聚乳酸纺丝纤维通过将多孔活性炭与光催化抗菌纳米材料共纺到纤维中,借助于纺丝纤维具有比表面积大的特点,使得该纺丝纤维吸附细菌的同时杀菌,具有更好的抗菌功能。由于聚乳酸与光催化抗菌纳米材料、多孔活性炭共价交联,使得纺丝纤维具有更好的结构稳定性和抗溶解性,抗菌活性成分不易析出,抗菌活性更长久。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光催化抗菌纳米材料的聚乳酸纺丝纤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抗菌高分子材料,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光催化抗菌纳米材料的聚乳酸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聚乳酸在医疗、食品包装、水处理和纺织品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然而,传统的聚乳酸在抗菌性能、耐高温性能和抗盐雾腐蚀性能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它容易受到细菌的污染和附着,同时在高温环境下也容易发生降解,以及在盐雾腐蚀环境中容易受到腐蚀。因此,研究人员开始探索利用抗菌纳米材料来改善聚乳酸的抗菌性能、耐高温性能和抗盐雾腐蚀性能。

2、现有的抗菌纤维的抗菌机理主要采用接触反应抗菌机制,例如银离子接触反应,造成微生物共有成分破坏或产生功能障碍。传统的纤维由于采用接触反应抗菌机制,在纤维制备过程中加入抗菌剂的工艺相对较难且成本较高,且抗菌剂与面料原材料一起经过高温混炼极易导致抗菌剂分解失效。另外,大部分抗菌剂进入面料材质内而无法发挥接触反应抗菌效应。如果要增加抗菌效果则需加大抗菌剂的添加量,这样容易改变面料基材的物理性能、影响成丝效果,而且抗菌机制单一,长时间使用易使抗菌剂脱落、易在溶剂环境中析出有毒产物。


术实现思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光催化抗菌纳米材料的聚乳酸纺丝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光催化抗菌纳米材料的聚乳酸纺丝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制备光催化抗菌纳米材料步骤中,所述多酚类化合物为苯二酚、苯三酚、山奈酚、黄酮、儿茶素、芸香苷和白藜芦醇中的任一种,所述芳香醛为苯甲醛、苯乙醛、4-甲氧基苯甲醛和3-乙氧基水杨醛中的任一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光催化抗菌纳米材料的聚乳酸纺丝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制备光催化抗菌纳米材料步骤中,所述碱性溶液为碳酸钾溶液、碳酸钠溶液、氨水、KOH溶液或者NaOH溶液,所述碱性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光催化抗菌纳米材料的聚乳酸纺丝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光催化抗菌纳米材料的聚乳酸纺丝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制备光催化抗菌纳米材料步骤中,所述多酚类化合物为苯二酚、苯三酚、山奈酚、黄酮、儿茶素、芸香苷和白藜芦醇中的任一种,所述芳香醛为苯甲醛、苯乙醛、4-甲氧基苯甲醛和3-乙氧基水杨醛中的任一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光催化抗菌纳米材料的聚乳酸纺丝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制备光催化抗菌纳米材料步骤中,所述碱性溶液为碳酸钾溶液、碳酸钠溶液、氨水、koh溶液或者naoh溶液,所述碱性溶液的浓度为0.05~0.5 mol/l;所述亚铁盐为硫酸亚铁粉末或者氯化亚铁粉末,所述硫酸亚铁粉末和氯化亚铁粉末的用量为2~6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光催化抗菌纳米材料的聚乳酸纺丝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调节碱性溶液ph值的具体操作为:搅拌所述碱性溶液的同时,向所述碱性溶液中滴加盐酸溶液或者硫酸溶液,所述盐酸溶液或者硫酸溶液的浓度0.1~1 mol/l;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光催化抗菌纳米材料的聚乳酸纺丝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制备光催化抗菌纳米材料步骤中,将得到的光催化抗菌纳米材料超声分散于极性有机溶剂中,8000~12000 rpm下离心极性有机溶剂10~30 min,收集沉淀,重复超声分散后用于制备改性聚乳酸乳液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树洌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锡微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