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47768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21 12:59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坑支护结构,涉及基坑工程的技术领域,包括架体以及多个支护板;所述架体包括顶部架、支护架以及底部架;所述顶部架、所述支护架以及所述底部架均呈框架结构,且均具有多个安装空间;所述支护板于所述安装空间内与所述架体连接后,所述支护板与所述地基贴合相抵;所述架体的内部具有灌浆通道,所述顶部架上设置有若干筒体,所述筒体的内部与所述灌浆通道相通,所述灌浆通道有若干出浆口,且分别与若干所述安装空间相通;所述支护板开设有若干注浆空间,所述灌浆通道能够通过若干所述出浆口与若干所述注浆空间相通。本申请能够使其施工过程更加方便,同时能够具备较高的承载能力,使基坑支护结构稳定对基坑起到支护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基坑工程的,尤其是涉及一种基坑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1、基坑工程是为保证地面向下开挖形成的地下空间在地下结构施工期间的安全稳定所需的挡土结构及地下水控制、环境保护等措施,是一项集地质工程、岩土工程、结构工程和岩土测试技术于一身的系统工程,其主要内容包括工程勘察、支护结构设计与施工、土方开挖与回填、地下水控制、信息化施工及周边环境保护等。

2、现有的,基坑工程中的支护结构形式多样,如钢支撑、混凝土支撑等。这些支护结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基坑支护的需求,但不同的支护结构形式优点不同,也都在不同的方面存在不足。

3、其中,钢支撑具有安装方便的优点,但承载能力有限;而混凝土支撑承载能力较强,但施工周期长,成本较高。

4、因此,现亟需一种安装方便且具有较高承载能力的基坑支护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基坑支护结构,能够使其施工过程更加方便,同时能够具备较高的承载能力,使基坑支护结构稳定对基坑起到支护效果。

2、本申请提供一种基坑支护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1)以及多个支护板(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加固组件(3),所述加固组件(3)包括加固件(31),所述加固件(31)设置于所述架体(1)上,且所述加固件(31)部分能够插入所述地基(5)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加固件(31)与若干所述筒体(17)一一对应,所述加固件(31)与对应的所述筒体(17)穿设配合,且部分穿入所述顶部架(11)下方的所述地基(5)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1)以及多个支护板(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加固组件(3),所述加固组件(3)包括加固件(31),所述加固件(31)设置于所述架体(1)上,且所述加固件(31)部分能够插入所述地基(5)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加固件(31)与若干所述筒体(17)一一对应,所述加固件(31)与对应的所述筒体(17)穿设配合,且部分穿入所述顶部架(11)下方的所述地基(5)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7)倾斜设置,且所述筒体(17)远离所述支护架(12)的一端为倾斜上端;所述顶部架(11)、所述支护架(12)以及所述底部架(13)上分别具有若干供所述加固件(31)穿过的第一穿孔(111)、第二穿孔(121)以及第三穿孔(131),且所述第一穿孔(111)、所述第二穿孔(121)以及所述第三穿孔(131)均与所述灌浆通道(15)相通;所述加固件(31)于所述架体(1)上安装后,所述加固件(31)远离所述筒体(17)的一端能够穿入所述底部架(13)下方的所述地基(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件(31)的两端分别具有穿刺部(311)以及限位部(312),所述穿刺部(311)呈尖端结构,所述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银华李坤伦吴书灵江思达李榕林桂英陈则灿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闽清一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