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静电检测,尤其是一种静电检测笔、静电检测方法及静电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1、静电检测笔是利用静电感应原理从而检测物体上积聚的静电荷数值。现有的静电检测笔主要包括探针、壳体与测量单元,其中,探针位于壳体的外侧,用于检测物体上静电荷,测量单元位于壳体的内部,通过导线与探针连接,用于获得与静电荷相对应的静电荷数值。
2、然而,当所要检测的物体为无源物体(即,无源产品是指无需外部电源或能量即可工作的产品)时,由于无源物体上的静电荷强度较弱,通过现有的静电检测笔便无法准确获得与静电荷相对应的静电荷数值。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以增加静电荷的信号强度,从而提高与静电荷相对应的静电荷数值的精度,更适合对无源物体上的静电荷进行检测的静电检测笔、静电检测方法及静电检测设备。
2、为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静电检测笔,包括:
3、静电荷感知组件,用于感知无源物体上的静电荷,并将所述静电荷聚集成静电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静电检测笔,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检测笔,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相连通、且同轴设置的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在所述第二区域的内侧壁面上形成有用于与所述场磨式电场传感器连接的第一装配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电检测笔,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荷引导组件还包括绝缘部件,夹设在所述电极与所述外壳之间,其中,所述绝缘部件包括相连通、且同轴设置的纵向管与底座b,所述纵向管置于所述第一区域中,并与所述第一区域的内壁面相抵接,所述底座a位于所述第二区域中,并与所述第二区域的顶端的内壁面相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静电检测笔,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检测笔,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相连通、且同轴设置的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在所述第二区域的内侧壁面上形成有用于与所述场磨式电场传感器连接的第一装配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电检测笔,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荷引导组件还包括绝缘部件,夹设在所述电极与所述外壳之间,其中,所述绝缘部件包括相连通、且同轴设置的纵向管与底座b,所述纵向管置于所述第一区域中,并与所述第一区域的内壁面相抵接,所述底座a位于所述第二区域中,并与所述第二区域的顶端的内壁面相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静电检测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区域中靠近其顶端的内壁面上形成有限位凸起,在所述纵向管的外侧壁面靠近其顶端的区域上形成有与所述限位凸起相配合的限位槽。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静电检测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条的顶端、所述纵向管的顶端与所述外壳的顶端处于同一平面,所述外壳、所述探针、所述电极与所述绝缘部件同轴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检测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场传感器为场磨式电场传感器,其包括壳体、以及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的静电荷处理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静电检测笔,其特征在于,所述敏感结构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感应电极的顶部端面与底部端面上的盖体与下壳体,所述盖体上形成有第一中空区域,所述感应电极上形成有第二中空区域,所述下壳体上形成有第一凹腔,其中,所述第一中空区域、所述第二中空区域与所述第一凹腔同轴设置,且所述第一中空区域经所述第二中空区域与所述第一凹腔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静电检测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场感应组件还包括光电管组件与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文斌,吴双,史晨义,宋远帆,李泽昊,马珠琳,闻小龙,刘宇涛,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中科飞龙传感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