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液处理检测,特别涉及一种一体化含氰退镀液处理检测装置及处理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1、含氰退镀液是一种用于去除金属表面镀层的化学液体,通常以氰化物作为主要活性成分,具有较高的腐蚀性和毒性,因此含氰退镀液属于危险废物,一般情况下,废弃的含氰退镀液需要经过中和、沉淀和过滤等步骤,将含氰退镀液进行无害化处理,对含氰退镀液进行无害化处理时需要使用相应的化学药剂进行中和。
2、为了确保处理完成的含氰退镀液符合要求,需要对其浓度进行相应的检测,氰化物的浓度检测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检测:光度法、离子色谱法、滴定法以及氰化物离子选择性电极法,其中,氰化物离子选择性电极法为使用氰化物离子选择性电极对处理后的含氰退镀液进行测量,该电极具有高选择性和灵敏度,可以直接测量含氰退镀液中氰化物离子的浓度,以确保其在安全范围内。
3、然而采用上述方法对含氰退镀液进行处理时,通常会存在一些问题,随着科技的发展,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也对含氰退镀液的处理方法进行了大量的优化,为了进行更为准确的对比,如公开号为cn115286146a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体化含氰退镀液处理检测装置,包括处理筒(1),处理筒(1)下端均匀设置有多个环形分布的支腿(2),处理筒(1)上端分别开设有用于注入含氰退镀液的第一进液口(11)和用于注入中和药剂的第二进液口(12),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含氰退镀液处理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和处理单元(3)还包括通过电机座设置于处理筒(1)顶部的正反转电机(32),正反转电机(32)下端的输出轴延伸至处理筒(1)内部后与搅拌架(31)相连接,搅拌架(31)为圆形板,且搅拌架(31)上均匀开设有多个环形分布的下料口(311),相邻两个下料口(3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化含氰退镀液处理检测装置,包括处理筒(1),处理筒(1)下端均匀设置有多个环形分布的支腿(2),处理筒(1)上端分别开设有用于注入含氰退镀液的第一进液口(11)和用于注入中和药剂的第二进液口(12),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含氰退镀液处理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和处理单元(3)还包括通过电机座设置于处理筒(1)顶部的正反转电机(32),正反转电机(32)下端的输出轴延伸至处理筒(1)内部后与搅拌架(31)相连接,搅拌架(31)为圆形板,且搅拌架(31)上均匀开设有多个环形分布的下料口(311),相邻两个下料口(311)之间形成扇形托板,搅拌架(31)上安装有执行组件(33),执行组件(33)和处理筒(1)之间设置有下料控制组件(3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一体化含氰退镀液处理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组件(33)包括支撑轴(331),扇形托板上沿长度方向对称设置有两个支撑轴(331),支撑轴(331)下端设置有安装块(332),安装块(332)外壁均匀设置有多个环形分布的定位杆(333),定位杆(333)远离安装块(332)的一端通过扭簧铰接有搅拌杆(334),且同一个扇形托板上的两个安装块(332)外壁的搅拌杆(334)交错排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一体化含氰退镀液处理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组件(33)还包括安装于处理筒(1)内壁且位于搅拌架(31)下方的承托架(335),承托架(335)上开设有多个与下料口(311)位置相对应的落料口,相邻两个落料口之间形成支撑板,多个支撑板上端共同转动设置有两个环形架(336),安装块(332)连接在其底部的环形架(336)上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一体化含氰退镀液处理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轴(331)转动设置于扇形托板上,且支撑轴(331)上端外壁套设有齿轮(337),齿轮(337)下端与扇形托板之间设置有套设于支撑轴(331)外部的环形筒(338),处理筒(1)内顶壁通过吊杆安装有第一环形齿圈(339),第一环形齿圈(339)与靠近处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赟,林涛,张立峰,高飞,陈倩,杜列斌,侯奕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信捷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