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助行架,具体为一种脑卒中患者用助行架。
技术介绍
1、助行架可分为无轮式和轮式,作用是保持立位身体平衡、支撑体重、训练行走、增强肌力,脑卒中临床症状为头晕头痛、肢麻、吐字不清、半身不遂等,所以,脑卒中患者一般难以自己行走,一般需要借助助行器进行行走或康复训练,但是现有的助行架在使用时还存在以下不足:
2、市面上常见助行架大多只能进行高度调节,不具备折叠的功能,而脑卒中患者后期经常需要使用助行架在户外进行训练,常规的助行架外出携带时会占用较大的空间,使用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脑卒中患者用助行架,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脑卒中患者用助行架,包括支撑管、连接板以及支撑板,所述支撑管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管之间通过连接板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两端底部均开设有连接槽,所述支撑板的两端通过连接槽分别卡在两个支撑管的顶部;
3、所述连接槽的内部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的内部活动设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脑卒中患者用助行架,包括支撑管(1)、连接板(2)以及支撑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管(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管(1)之间通过连接板(2)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板(3)的两端底部均开设有连接槽(32),所述支撑板(3)的两端通过连接槽(32)分别卡在两个支撑管(1)的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脑卒中患者用助行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助行架的顶部开设有限位槽(11),所述支撑板(3)两端的连接槽(32)分别与两个限位槽(11)相套接,所述限位槽(11)的内径大于连接槽(32)的内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脑卒中患者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脑卒中患者用助行架,包括支撑管(1)、连接板(2)以及支撑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管(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管(1)之间通过连接板(2)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板(3)的两端底部均开设有连接槽(32),所述支撑板(3)的两端通过连接槽(32)分别卡在两个支撑管(1)的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脑卒中患者用助行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助行架的顶部开设有限位槽(11),所述支撑板(3)两端的连接槽(32)分别与两个限位槽(11)相套接,所述限位槽(11)的内径大于连接槽(32)的内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脑卒中患者用助行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2)的一侧两端均设置有套管(21),两个所述支撑管(1)的一侧分别与两个套管(21)活动套接,所述连接板(2)的数量不少于一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脑卒中患者用助行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管(1)的内部设置有撑杆(12),所述撑杆(12)的直径小于连接槽(32)的内径,所述支撑板(3)的数量为两个,另一个所述支撑板(3)通过其两端的连接槽(32)套设于两个撑杆(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绍桓,朱浩丹,陈昱彤,杨亦林,上官瑶,邹继华,黎晓艳,
申请(专利权)人:丽水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