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无人机充电,具体涉及一种海上风电场单旋翼无人机充电对接装置及充电方法。
技术介绍
1、未来海上风电逐步向远海发展,其离岸距离从过去的近海水深20m离岸距离10km以内,向水深20-50m,离岸距离10km以上发展,远海海上风场离岸距离远且海上环境恶劣多变,需要无人运维方式对其进行长期的低成本、低风险运维保障。目前可通过无人机实现海上风电场画面的采集与实时传输,服务海上风电场的长期无人运维保障。
2、目前市面上出现了包括多旋翼、固定翼以及单旋翼等各种类型的无人机,各类无人机都有各自的优势,但在海上风电场对风场运行运维时进行实时监控,就需要满足长时间的续航与悬停监控,同时需要克服海上长时间的大风环境与可能发生的突发状况,体型较大的单旋翼无人机拥有在大风环境下更好的悬停能力与更高的稳定性,相较于其他机型更能胜任海上风电场的运维任务。
3、目前单旋翼无人机在海上风电场的续航时间较短,在电量较少时便需要返航充电,无法满足海上风电场单次长时间的运维需求,降低了运维效率,本专利技术利用海上风力发电机组产生的电量对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上风电场单旋翼无人机充电对接装置,包括无人机(1)和充电组(2),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1)上设置超带宽定位接收器,以及其两个起落架(11)上均设置充电接触片(13),作为充电正、负极;所述充电组(2)设置于海上风电工作平台上,包括充电接触区(21)、电磁锁定区(22)以及超带宽定位基站(23),所述充电接触区(21)用以与起落架(11)的充电接触片(13)对接进行充电;所述电磁锁定区(22)设置于充电接触区(21)的延长线上,用以通过电磁锁定无人机(1);所述超带宽定位基站(23)用以与所述无人机(1)上设置的超带宽定位接收器进行通讯。
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上风电场单旋翼无人机充电对接装置,包括无人机(1)和充电组(2),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1)上设置超带宽定位接收器,以及其两个起落架(11)上均设置充电接触片(13),作为充电正、负极;所述充电组(2)设置于海上风电工作平台上,包括充电接触区(21)、电磁锁定区(22)以及超带宽定位基站(23),所述充电接触区(21)用以与起落架(11)的充电接触片(13)对接进行充电;所述电磁锁定区(22)设置于充电接触区(21)的延长线上,用以通过电磁锁定无人机(1);所述超带宽定位基站(23)用以与所述无人机(1)上设置的超带宽定位接收器进行通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风电场单旋翼无人机充电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起落架(11)下方设置滑管(12),所述充电接触片(13)设置于所述滑管(12)的下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海上风电场单旋翼无人机充电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接触区(21)和电磁锁定区(22)与所述滑管(12)的长度方向对应;所述超带宽定位基站(23)包括四个,分别设置于所述充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嵘华,谭哲,叶星汝,陶梓健,修衍彬,
申请(专利权)人:阳江海上风电实验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