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以及用电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47281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21 12:56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以及用电设备。该电池包括箱体、电池组件、换热单元以及加热单元。箱体具有容纳腔。电池组件设置于容纳腔内。换热单元设置于容纳腔内,用于与电池组件进行热量交换。加热单元设置于容纳腔内,加热单元设置于换热单元的外侧,用于对换热单元进行加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可以直接对位于容纳腔内的换热单元进行加热,以实现对换热单元内换热介质的加热,从而实现对电池组件的加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缩短加热后的换热介质流动至电池组件的输送路径,由此,可以降低换热介质在输送途中散失的热量,从而有利于降低功耗,提高加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池,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以及用电设备


技术介绍

1、本部分旨在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提供背景或上下文。此处的描述不因为包括在本部分中就承认是现有技术。

2、在搭载电池的新能源汽车中,电池可以用于全部或部分地提供动力。相关技术中,加热器先对冷却液进行加热升温,加热升温后的冷却液经输送管路流到电池的箱体内部的水冷板中再对电池单体进行加热升温,所需的输送管路较长,且存在外部环境介质等会消耗部分热量,也就是说,热量就会在输送途中散失一部分,导致这种系统存在功耗高,加热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电池以及用电设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功耗,提高加热效率。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括:

3、箱体,所述箱体具有容纳腔;

4、电池组件,所述电池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

5、换热单元,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用于与所述电池组件进行热量交换;

6、加热单元,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单元包括集流体以及冷却件,所述集流体包括第一集流空间、第二集流空间、与所述第一集流空间连通的进液口、与所述第二集流空间连通的出液口,所述冷却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集流空间以及所述第二集流空间连通;其中,所述加热单元靠近所述冷却件与所述集流体的连接处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单元包括加热件和导热胶层,所述加热件通过所述导热胶层粘接在所述换热单元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单元的顶侧设置有所述加热单元;和/或,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单元包括集流体以及冷却件,所述集流体包括第一集流空间、第二集流空间、与所述第一集流空间连通的进液口、与所述第二集流空间连通的出液口,所述冷却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集流空间以及所述第二集流空间连通;其中,所述加热单元靠近所述冷却件与所述集流体的连接处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单元包括加热件和导热胶层,所述加热件通过所述导热胶层粘接在所述换热单元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单元的顶侧设置有所述加热单元;和/或,所述换热单元的底侧设置有所述加热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体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冷却件包括沿第二方向排布的主体部以及连接部,并通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集流体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光当罗文超李兴星王志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