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康复器械,具体涉及一种站立支撑架。
技术介绍
1、对于患有站立运动障碍如患有脑瘫的儿童,为了促进其康复,通常需要使用站立支撑架来对患儿的脚腕、膝关节、大腿处进行限制,从而使患儿长时间的保持正常的站立姿势,但现在的支撑架各部位对患儿的约束程度需要单独调节,最重要的是在患儿感到劳累需要休息时,需要再挨个解除,然后休息结束后再挨个约束好,一方面操作繁琐,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另一方面每次解除后再进行约束时约束的程度会有所改变,即对患儿腿部的约束力度会变的不同,这就导致患儿腿部每次受到的力度均有所偏差,无法持续的固定为同一约束力度,进而造成训练效果参差不齐,无法保证训练效果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站立支撑架,有效的解决了患儿站立训练过程中需要休息时操作繁琐,及休息前后无法保证约束力度一致的问题。
2、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主体箱,主体箱下端设有踏板,主体箱内滑动连接有内部中空的内板,主体箱上端左右两侧分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站立支撑架,包括主体箱(1),其特征在于,主体箱(1)下端设有踏板(2),主体箱(1)内滑动连接有内部中空的内板(3),主体箱(1)上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可上下移动且倒Z形的扶手(4),内板(3)位于两个扶手(4)之间,内板(3)左右两端分别开设有前低后高的斜槽(5),扶手(4)内端设有插入其对应侧的斜槽(5)内的插柱(6),内板(3)内设有两个可相对或相背移动且位于踏板(2)上方的移动块(7),主体箱(1)前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位于踏板(2)上方的绑带(8),两个绑带(8)相对端分别插入内板(3)内且与其对应侧的移动块(7)固定连接,主体箱(1)前端设有可前后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站立支撑架,包括主体箱(1),其特征在于,主体箱(1)下端设有踏板(2),主体箱(1)内滑动连接有内部中空的内板(3),主体箱(1)上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可上下移动且倒z形的扶手(4),内板(3)位于两个扶手(4)之间,内板(3)左右两端分别开设有前低后高的斜槽(5),扶手(4)内端设有插入其对应侧的斜槽(5)内的插柱(6),内板(3)内设有两个可相对或相背移动且位于踏板(2)上方的移动块(7),主体箱(1)前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位于踏板(2)上方的绑带(8),两个绑带(8)相对端分别插入内板(3)内且与其对应侧的移动块(7)固定连接,主体箱(1)前端设有可前后移动且位于绑带(8)上方的凹形板(9),凹形板(9)凹口内设有压膝块(10),主体箱(1)上设有位于凹形板(9)上方的束腿带(11),束腿带(11)左端插入内板(3)内且设有可左右移动的辅助板(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站立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扶手(4)与主体箱(1)滑动连接,主体箱(1)上方设有位于两个扶手(4)之间的背板(13),背板(13)左右两端分别固定有左右轴向的转轴(14),转轴(14)与主体箱(1)转动连接,两个扶手(4)相对端分别开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齿条(15),两个转轴(14)的相背端分别插入其对应侧的凹槽内且同轴设有与齿条(15)啮合的齿轮(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站立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块(7)与内板(3)滑动连接,两个移动块(7)相对端分别铰接有连杆(17),两个连杆(17)自由端经摆板(18)铰接连接,内板(3)后端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且轴向截面为t形的转柱(19),转柱(19)前端插入内板(3)内且与摆板(18)中部固定连接,转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芳芳,
申请(专利权)人: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