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上覆遗留煤柱失稳的逐巷充填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47192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21 12: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控制上覆遗留煤柱失稳的逐巷充填设计方法,所述控制上覆遗留煤柱失稳的逐巷充填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查阅地质资料,获取煤岩物理学参数;S2、充填材料调查取样、理化分析及配比实验;S3、采用理论计算层间岩层的损伤深度;S4、逐巷充填工作面设计;S5、采用工业数值模拟软件分析和验证;S6、工业性实验及充填体围岩监测。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控制上覆遗留煤柱失稳的逐巷充填设计方法是可以控制煤柱群失稳、预防地表塌陷的充填开采方法,具有控制充填体上覆岩层垮落,减弱对煤柱群的扰动,实现地表不塌陷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煤矿充填开采,尤其涉及一种控制上覆遗留煤柱失稳的逐巷充填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1、煤炭是古代植物埋藏在地下经历了复杂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化学变化逐渐形成的固体可燃性矿物,煤炭被人们誉为黑色的金子,工业的食粮,它是十八世纪以来人类世界使用的主要能源之一,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虽然煤炭的价值大不如从前,但毕竟很长的一段时间之内煤炭还是我们人类的生产生活必不可缺的能量来源之一,煤炭的供应也关系到我国的工业乃至整个社会方方面面的发展的稳定,煤炭的供应安全问题也是我国能源安全中最重要的一环。

2、目前,部分煤矿在开采初期多采用房式或刀柱式采煤方法,由于生产技术装备水平低,遗留有大量煤柱,其在空间上分布不均衡、位置模糊、形态各异、相互制约、错综复杂及尺寸不一,而且顶板未能及时垮落,随着回采范围的扩大,各个回采区域均不同程度地出现了采空区大面积悬顶的隐患,随时间的推移,遗留房采煤柱长期处于受压状态,其稳定性逐步降低,在自然状态下也有可能发生失稳垮塌现象,若在房采区下部煤层进行采煤活动,在外力的扰动下,房柱式采空区易发生大面积煤柱失稳,地表变形失稳,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控制上覆遗留煤柱失稳的逐巷充填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上覆遗留煤柱失稳的逐巷充填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需要查阅矿井生产地质资料、地质钻孔,分析上部煤层中煤柱群的分布情况,通过钻孔取芯测试煤岩层物理力学性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上覆遗留煤柱失稳的逐巷充填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膏体充填材料调查取样、理化分析及配比试验,膏体充填材料一般由骨料、胶凝材料与水组成,通过调研充填材料,结合开采条件和开采要求,确定充填材料性能,然后对其材料配比,实验室获取充填体泌水率、强度、凝固时间、压缩率性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上覆遗留煤柱失稳的逐巷充填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上覆遗留煤柱失稳的逐巷充填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需要查阅矿井生产地质资料、地质钻孔,分析上部煤层中煤柱群的分布情况,通过钻孔取芯测试煤岩层物理力学性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上覆遗留煤柱失稳的逐巷充填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膏体充填材料调查取样、理化分析及配比试验,膏体充填材料一般由骨料、胶凝材料与水组成,通过调研充填材料,结合开采条件和开采要求,确定充填材料性能,然后对其材料配比,实验室获取充填体泌水率、强度、凝固时间、压缩率性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上覆遗留煤柱失稳的逐巷充填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需要选择可以灵活布置工作面的逐巷膏体充填开采方法。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上覆遗留煤柱失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襄禹张永强周庆聪张飞腾李梦龙王广辉褚渊陈定超孙世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矿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