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堆叠运输的包装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47157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21 12:5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堆叠运输的包装架,包括方形立柱、横向支撑杆、第二纵向支撑杆与叉车环,方形立柱的底端面均焊接有方形脚腕,横向支撑杆设置在四组方形立柱的相对面,四组方形立柱的顶端面均设置有封头板,第二纵向支撑杆设置在两组横向支撑杆相对面的一侧,每两组方形立柱的相对面均设置有第一纵向支撑杆,两组横向支撑杆底端面的两侧均设置有叉车环。该便于堆叠运输的包装架,这种包装架的通过简单的方管结构焊接制作,其制造成本低,可以大规模生产,只需将构件吊运至包装架上,用打包带将构件与包装架固定牢固,且包装架可以层层堆叠,从而节省仓储空间,提高了运输构件的效率,减少了堆放空间的占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包装架,具体为一种便于堆叠运输的包装架


技术介绍

1、箱型梁主要是指截面形状与普通箱子截面无异,因而称之为箱型梁。箱型梁通常由几个部分组合在一起形成的,如盖板和腹板、隔板、底板这四个方面组合而成。箱型梁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优越性,其属于力学性能方面的经济断面组合结构,常会应用在龙门吊机、起重船等较为大型的承重结构。

2、如申请号201711312195.3的专利文件公开了避免钢铁受损的运输保护设备,运输箱箱体内部为空腔,运输箱箱体内部设置有垂直于运输箱箱体长向的固定枕木,并且,固定枕木与运输箱箱体的底部所在平面平行;固定枕木的数量为多个;运输箱箱体在垂直于长方体长向的纵向上设置有五层固定枕木,每根固定枕木的两个对立的侧面各设置有两个对应的钢材固定桩,在两个对立的侧面相互交叉的两个钢材固定桩上各设置有一根软性松紧带,两根软性松紧带呈十字交叉状.本专利技术通上层钢材不会对下层钢材产生挤压;同时,每根固定枕木上设置有软性松紧带,对枕木上的钢材进行捆绑,可以防止钢材脱落;并且运输箱箱体是封闭结构,能够避免风吹雨淋。

3、类似的运输保护设备,由于钢构通常非常重,如果直接放在枕木上可能会导致枕木的破损或者变形,从而需要频繁更换或者修复损坏的枕木,运输钢构需要使用大量的枕木,增加额外的耗材成本,由于大量枕木占用的空间较大,从而导致运输和仓储空间的浪费。

4、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不足予以研究改良,提出一种便于堆叠运输的包装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堆叠运输的包装架的由于钢构通常非常重,如果直接放在枕木上可能会导致枕木的破损或者变形,从而需要频繁更换或者修复损坏的枕木,运输钢构需要使用大量的枕木,增加额外的耗材成本,由于大量枕木占用的空间较大,从而导致运输和仓储空间的浪费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堆叠运输的包装架,包括方形立柱、横向支撑杆、第二纵向支撑杆与叉车环,所述方形立柱的底端面均焊接有方形脚腕,所述方形立柱设置有四组,所述横向支撑杆设置在四组所述方形立柱的相对面,所述横向支撑杆设置有两组,四组所述方形立柱的顶端面均设置有封头板,所述第二纵向支撑杆设置在两组所述横向支撑杆相对面的一侧,所述第二纵向支撑杆设置有三组,每两组所述方形立柱的相对面均设置有第一纵向支撑杆,所述第一纵向支撑杆设置有四组,两组所述横向支撑杆底端面的两侧均设置有叉车环,所述叉车环设置有四组,两组所述横向支撑杆与其中一组所述第二纵向支撑杆的中心处均设置有承重脚架。

3、进一步的,每两组所述第一纵向支撑杆之间的中心处均设置有承重杆,所述承重杆设置有两组,所述承重杆的两端分别抵触在两组所述第一纵向支撑杆的中心处。

4、进一步的,两组所述第一纵向支撑杆与三组所述第二纵向支撑杆之间通过连接方管相互连接。

5、进一步的,其中两组第一纵向支撑杆的两端均设置有加强筋板,两组所述承重杆顶端的两侧均设置有另两组加强筋板,所述加强筋板设置有八组。

6、进一步的,四组所述方形立柱相对面的一侧均通过连接侧板与两组所述横向支撑杆相连接,所述连接侧板的倾斜角度为45度。

7、进一步的,四组所述方形脚腕的内表面与四组所述方形立柱顶端的外表面形状大小相等,三组所述第二纵向支撑杆的两端分别抵触在两组所述横向支撑杆相对面的一侧。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这种包装架的通过简单的方管结构焊接制作,其制造成本低,可以大规模生产,只需将构件吊运至包装架上,用打包带将构件与包装架固定牢固,且包装架可以层层堆叠,从而节省仓储空间,提高了运输构件的效率,减少了堆放空间的占用,其具体内容如下:

9、设置有方形立柱、叉车环、方形脚腕与封头板,通过设计的方形脚腕的内表面和方形立柱顶端的外表面之间形状大小相等,使得它们可以嵌套并堆叠在一起,叉车通过贯穿叉车将包装架支撑抬起,从而实现多组包装架的依次堆叠,通过焊接方管的结构牢固,确保在堆叠过程中的稳固性,防止运输过程中构件进行位移,并避免堆叠后倾斜或坍塌;

10、设置有通过第一纵向支撑杆与承重杆,只需将构件吊运横放至两组第一增项支撑杆的上方,无需垫木等支撑结构,用打包带将构件与包装架一起进行包装,即可将构件进行固定打包,且方形立柱与第一纵向支撑杆的表面均贴有橡胶垫,避免构件与包装架直接接触,避免构件表面刮花,使得构件在吊运和运输过程中更加稳固,防止摇晃滑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堆叠运输的包装架,包括方形立柱(1)、横向支撑杆(2)、第二纵向支撑杆(9)与叉车环(10),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立柱(1)的底端面均焊接有方形脚腕(4),所述方形立柱(1)设置有四组,所述横向支撑杆(2)设置在四组所述方形立柱(1)的相对面,所述横向支撑杆(2)设置有两组,四组所述方形立柱(1)的顶端面均设置有封头板(8),所述第二纵向支撑杆(9)设置在两组所述横向支撑杆(2)相对面的一侧,所述第二纵向支撑杆(9)设置有三组,每两组所述方形立柱(1)的相对面均设置有第一纵向支撑杆(3),所述第一纵向支撑杆(3)设置有四组,两组所述横向支撑杆(2)底端面的两侧均设置有叉车环(10),所述叉车环(10)设置有四组,两组所述横向支撑杆(2)与其中一组所述第二纵向支撑杆(9)的中心处均设置有承重脚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堆叠运输的包装架,其特征在于:每两组所述第一纵向支撑杆(3)之间的中心处均设置有承重杆(12),所述承重杆(12)设置有两组,所述承重杆(12)的两端分别抵触在两组所述第一纵向支撑杆(3)的中心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堆叠运输的包装架,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第一纵向支撑杆(3)与三组所述第二纵向支撑杆(9)之间通过连接方管(11)相互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堆叠运输的包装架,其特征在于:其中两组第一纵向支撑杆(3)的两端均设置有加强筋板(6),两组所述承重杆(12)顶端的两侧均设置有另两组加强筋板(6),所述加强筋板(6)设置有八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堆叠运输的包装架,其特征在于:四组所述方形立柱(1)相对面的一侧均通过连接侧板(7)与两组所述横向支撑杆(2)相连接,所述连接侧板(7)的倾斜角度为45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堆叠运输的包装架,其特征在于:四组所述方形脚腕(4)的内表面与四组所述方形立柱(1)顶端的外表面形状大小相等,三组所述第二纵向支撑杆(9)的两端分别抵触在两组所述横向支撑杆(2)相对面的一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堆叠运输的包装架,包括方形立柱(1)、横向支撑杆(2)、第二纵向支撑杆(9)与叉车环(10),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立柱(1)的底端面均焊接有方形脚腕(4),所述方形立柱(1)设置有四组,所述横向支撑杆(2)设置在四组所述方形立柱(1)的相对面,所述横向支撑杆(2)设置有两组,四组所述方形立柱(1)的顶端面均设置有封头板(8),所述第二纵向支撑杆(9)设置在两组所述横向支撑杆(2)相对面的一侧,所述第二纵向支撑杆(9)设置有三组,每两组所述方形立柱(1)的相对面均设置有第一纵向支撑杆(3),所述第一纵向支撑杆(3)设置有四组,两组所述横向支撑杆(2)底端面的两侧均设置有叉车环(10),所述叉车环(10)设置有四组,两组所述横向支撑杆(2)与其中一组所述第二纵向支撑杆(9)的中心处均设置有承重脚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堆叠运输的包装架,其特征在于:每两组所述第一纵向支撑杆(3)之间的中心处均设置有承重杆(12),所述承重杆(12)设置有两组,所述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文伟钱毅渊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文汇钢业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