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尤其涉及一种盐碱地小麦-玉米轮作模式下土壤改良剂的施用方法。
技术介绍
1、盐碱地土壤培肥改良剂相关的专利技术及文献产品很多,但是实际效果却很少能达到预期,目前多数研究中提到的土壤调理剂主要以天然矿物类、有机无机废弃物及其相关制品为主,但一般为能够提升土壤保水量的沸石、膨润土,新型高分子土壤改良剂的有关研究仍相对较少。此外,施用化肥虽然能够提升盐碱地的作物产量,但长期大量施用化肥则可能会造成养分在盐碱地累积,加重其本身盐分危害,降低作物产量,产生恶性循环。有机肥因具有培肥改土的特性,在盐碱地改良利用过程中被广泛利用,但有机肥单位体积的养分含量相对较低,且肥效缓慢,实际生产中为快速取得成效,常大量施用,而有机肥原料多为畜禽粪便,若堆肥处理不当,会给土壤增加重金属、抗生素污染风险,对农田的土壤微生态平衡造成不利影响。天然矿物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一些理论和技术问题,如施用量、施用方式和施用时间难以确定的问题。调查表明,改良剂的施用多针对栽种经济作物的地块开展,而近年来针对盐碱地利用所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以提升耕地质量,增加产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盐碱地小麦-玉米轮作模式下土壤改良剂的施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盐碱地中小麦-玉米轮作模式下土壤改良剂的施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土壤改良剂A的施加量为70~150kg/亩,土壤改良剂B的施加量为500~1500kg/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盐碱地中小麦-玉米轮作模式下土壤改良剂的施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种植小麦的时间为10月中下旬~11月初,小麦的收割时间为6月中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盐碱地中小麦-玉米轮作模式下土壤改良剂的施用方法,其特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盐碱地小麦-玉米轮作模式下土壤改良剂的施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盐碱地中小麦-玉米轮作模式下土壤改良剂的施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土壤改良剂a的施加量为70~150kg/亩,土壤改良剂b的施加量为500~1500kg/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盐碱地中小麦-玉米轮作模式下土壤改良剂的施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种植小麦的时间为10月中下旬~11月初,小麦的收割时间为6月中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岩,徐钰,刘玉敏,谭德水,赵环宇,李妮,吴小宾,魏建林,马垒,李燕,王利,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