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流控,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便携式微流控分析芯片。
技术介绍
1、微流控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科学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学、工程学和物理学等诸多领域,学科交叉性强,在时间、空间和分析对象的精密操控上进行了突破,能够解决生命分析的许多关键问题。微流控技术能够将原本只能在实验室才能完成的检测实验集成到一小块芯片上,不仅节约了耗材成本和时间成本,更重要的是能够集成多种检测技术于一体,提高检测效率。
2、为了在毫米级的芯片上实现自动化分析,首先需要实现分析反应所需的各种试剂的自动化顺序释放,随后完成对废液的移除以及特殊溶液的回收。目前顺序释放的方式有很多。例如基于离心力的顺序释放,基于毛细力的顺序释放以及重力自驱动的溶液释放模式。虽然这些方式都可以实现溶液的顺序释放,但是对释放后的微流体的流速及流体方向的控制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例如,圆盘式芯片大多数情况下只能实现流体由圆盘中心向外流动,同时流速由离心速度决定,速度过高容易突破下游的阀门,过低流体也难于流动;基于毛细力及重力自驱动的方式,流体方向同样单一,且受微通道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微流控分析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顺序释放功能区、微反应功能区以及流体分流功能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微流控分析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分流功能区还包括废液腔室,所述废液腔室内设置有吸水材料,且所述吸水材料中设置有排水微通道;所述排水微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出口相连,且所述排液支路流道的另一端与所述排水微通道的另一端相连。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微流控分析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流道、所述回收支路流道和所述排液支路流道的一端通过分流微结构相连;所述分流微结构呈“T”字形,所述引流流道的一端与所述分流微结构的竖向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微流控分析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顺序释放功能区、微反应功能区以及流体分流功能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微流控分析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分流功能区还包括废液腔室,所述废液腔室内设置有吸水材料,且所述吸水材料中设置有排水微通道;所述排水微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出口相连,且所述排液支路流道的另一端与所述排水微通道的另一端相连。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微流控分析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流道、所述回收支路流道和所述排液支路流道的一端通过分流微结构相连;所述分流微结构呈“t”字形,所述引流流道的一端与所述分流微结构的竖向端口相连,所述回收支路流道和所述排液支路流道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分流微结构的横向两个端口相连;所述分流微结构的横向、竖向相交处形成缓冲微腔,且所述缓冲微腔沿竖向向外凸起,形成缓冲陡坡。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便携式微流控分析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支路流道的中间被截断,形成更接近于所述引流流道的定量出口和更接近于所述第一出口的收集入口;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笔锋,李顺基,陈鹏,李一伟,章子萌,刘景轩,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